方舟“星界”大模型完成关键国家备案,为进一步推动AI驱动的慢病护理创新奠定基础

新闻要点
方舟股份有限公司(港交所:06086)宣布其“星界”(XJ)大语言模型(LLM)在首届广东省大模型备案大会上,成功获得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证书。该备案(备案号:粤-星界-202509120089)是由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批准,标志着方舟在AI驱动的慢病管理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 方舟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谢方民博士表示,此次成功备案巩固了公司在AI驱动慢病管理前沿的地位,并将通过优化模型和丰富“AI+H2H”(医院到家)医疗生态系统,提供更智能、易获取、个性化的护理支持。星界大模型与此前发布的“星闪”(XS)大模型共同构建了全面的AI+H2H生态系统,提供预测性洞察和个性化护理,并已应用于AI+体重管理和AI+银屑病护理等领域。 星界大模型基于技术进步、应用转型和运营效率三大创新,结合情感感知和意图推理,实现自然交互和自主任务执行,并能适应真实世界数据,降低维护成本。方舟已与诺和诺德、信达生物、复星医药等领先药企建立战略合作,共同构建AI辅助疾病管理框架。
背景介绍
方舟股份有限公司(港交所:06086)是中国领先的在线慢病管理平台,截至2025年6月30日,拥有5280万注册用户和22.9万名医生。该公司专注于提供定制医疗服务和AI赋能的精准医疗解决方案。 中国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的监管环境正在不断发展,要求相关服务进行国家备案以确保合规性。此次备案是公司在中国境内合法部署和运营其AI模型的关键一步,反映了中国政府在推动AI技术发展同时加强监管的立场。 方舟的“AI+H2H”(医院到家)生态系统战略,旨在于将医疗服务从传统医院环境扩展到患者家中,利用人工智能实现持续和个性化的护理。与制药公司的战略合作,如诺和诺德、信达生物和复星医药,凸显了行业将AI整合到药物开发、患者管理和真实世界证据生成中的趋势。
深度 AI 洞察
中国国家AI服务备案对方舟及更广泛的医疗AI领域有何战略意义? 此次备案是中国医疗AI企业获得官方“通行证”的关键一步,意味着其AI模型符合国家在数据安全、算法透明和内容审查方面的严格要求。对于方舟而言,这不仅增强了其在国内市场运营的合法性和可信度,也为后续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和数据整合铺平了道路,尤其是在慢病管理这一数据密集型领域。对于行业而言,这设定了一个高标准的合规门槛,可能加速行业整合,有利于那些在技术和合规上领先的企业,同时可能限制小型或资源不足的参与者。 方舟的“AI+H2H”生态系统如何改变传统慢病管理模式,并带来哪些投资机遇和挑战? 方舟的AI+H2H模式通过预测性洞察和个性化护理,将慢病管理从被动问询转向主动干预。这有望显著提高患者依从性和治疗效果,降低长期医疗成本。 - 机遇: 推动医疗服务从院内向院外延伸,打开了万亿级的居家医疗和个性化健康管理市场。与药企的深度合作预示着AI在药物研发、精准用药和患者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巨大潜力。 - 挑战: 数据隐私和安全仍是核心风险,尤其是在处理敏感健康数据时。AI模型的准确性和可解释性至关重要,任何误诊或推荐错误都可能带来声誉和法律风险。此外,用户对AI医疗服务的接受度、医保覆盖范围以及与现有医疗体系的融合也是长期挑战。 考虑到中美关系和地缘政治背景,中国AI医疗技术的发展可能面临哪些外部因素影响? 尽管方舟主要在中国市场运营,但其AI技术发展仍可能受到地缘政治的影响。特朗普总统的“美国优先”政策可能导致技术出口管制或供应链限制,尤其是在芯片和高性能计算领域,这可能影响中国AI公司获取先进硬件。 - 尽管中国在AI领域投入巨大,但核心技术如高端AI芯片仍依赖进口。任何针对中国AI的进一步技术制裁都可能提高方舟等公司的运营成本或限制其模型迭代速度。 - 另一方面,这也可能促使中国加速AI核心技术的国产化进程,长期来看反而增强本土供应链的韧性。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未来中美在技术领域的政策走向,评估潜在的供应链风险和技术替代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