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黄仁勋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购买英伟达股票的绝佳理由

北美
来源: The Motley Fool发布时间: 2025/11/02 21:20:00 (北京时间)
英伟达
AI芯片
GPU
数据中心
半导体
黄仁勋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购买英伟达股票的绝佳理由

新闻要点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全球技术大会(GTC)2025上透露,到2026年,公司对Blackwell和Rubin芯片的需求高达5000亿美元。这一数字远超英伟达过去12个月的1650亿美元营收以及市场对明年2780亿美元的共识预期,表明分析师普遍低估了英伟达的增长潜力。 文章指出,人工智能市场机遇正在加速,主要由“七巨头”及其他科技巨头提供资金,确保了其可持续性。英伟达此前曾预测,到本十年末,数据中心支出可能达到4万亿美元。尽管面临定制AI芯片的竞争,英伟达的通用GPU在处理大规模加速计算工作负载方面仍具有优势。英伟达还宣布了与诺基亚合作投资10亿美元建设5G-advanced和6G网络的AI电信,并与甲骨文合作建设美国能源部的AI超级计算机。 尽管股价屡创新高,英伟达目前的远期市盈率约为33倍,而其盈利增长速度几乎是该倍数的两倍,考虑到黄仁勋的言论可能导致分析师上调盈利预期,该股仍具有吸引力的投资回报前景。

背景介绍

英伟达(Nvidia)是全球领先的图形处理器(GPU)制造商,其芯片在人工智能(AI)和数据中心领域占据主导地位。Blackwell是英伟达当前一代的GPU架构,而Rubin则是预计于明年推出的下一代芯片设计。 英伟达全球技术大会(GTC)是公司年度盛会,发布其最新技术和产品路线图。近年来,随着AI技术爆炸式发展,对高性能计算芯片的需求激增,英伟达的GPU成为训练大型AI模型不可或缺的核心硬件。“七巨头”(Magnificent Seven)通常指的是美国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它们是AI投资的主要驱动力。

深度 AI 洞察

黄仁勋宣称的5000亿美元需求可见性是否真正坚实,其背后是否存在潜在的风险或过热迹象? - 黄仁勋的言论无疑是市场情绪的强大助推剂,但作为资深分析师,我们必须审慎评估。5000亿美元的“可见性”很可能代表了客户的初步订单意向或长期合同预测,而非已全额支付的确定性订单。在科技行业,尤其是快速迭代的AI领域,需求预测可能受到技术路线图变化、客户资金限制、竞争格局演变甚至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 - 尽管“七巨头”的资金实力雄厚,但其对特定供应商的依赖性也可能促使其投资于自有AI芯片(如谷歌的TPU、亚马逊的Inferentia),以降低成本并减少供应链风险。这种内部竞争的长期影响不容忽视。 - 此外,对“下一代芯片设计”的可见性可能包含一定程度的推测性,因为下一代产品可能面临生产挑战、良率问题或市场接受度不确定性,这些都可能影响实际交付和营收实现。 当前人工智能芯片需求的持续性如何,是否存在潜在的“泡沫”风险,或者这一增长是否反映了更深层次的结构性转变? - 当前的AI芯片需求并非简单的周期性上涨,而是由全球范围内企业数字化转型、云计算普及和AI应用深化等结构性因素驱动。从长远看,AI对各行各业的渗透才刚刚开始,这将持续推动对计算基础设施的需求。 - 然而,这种前所未有的加速增长也伴随着“泡沫”的讨论。市场可能正在提前消化未来多年的增长,导致估值高企。如果AI技术的商业化落地速度未能跟上投资预期,或者出现重大的技术瓶颈,市场情绪可能迅速逆转。 - 英伟达的估值虽然相对于其增长率显得合理,但其高增长的持续性是关键考量。企业对AI基础设施的资本支出(CAPEX)需要转化为可持续的收入和利润增长,才能证明当前的投资热潮是健康的结构性转变而非投机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