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特朗普与中国达成协议后,加密市场情绪仍处于‘恐惧’状态

全球
来源: Cointelegraph发布时间: 2025/11/02 15:59:00 (北京时间)
美中贸易
加密货币
市场情绪
特朗普政府
宏观经济稳定
特朗普与中国达成协议后,加密市场情绪仍处于‘恐惧’状态

新闻要点

尽管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宣布与中国达成贸易协议,但加密货币市场情绪指标仍停留在“恐惧”区域。加密恐惧与贪婪指数周日录得37分(恐惧),较周六的33分略有上升,这发生在美国白宫发布了一份概述特朗普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达成贸易协议的声明之后。 白宫将此协议描述为“一项巨大的胜利”,旨在维护美国经济实力和国家安全,并将美国工人、农民和家庭放在首位。文章指出,自特朗普政府上任以来,美中贸易发展(特别是关税公告)一直被加密行业密切关注,因为它们常与加密市场的大幅波动相关。 尽管有分析师(如Michael van de Poppe)认为市场仍处于牛市周期的“早期阶段”,且此次协议的确定性被一些交易员视为“巨大利好消息”,但该贸易协议尚未对加密市场产生显著影响。比特币和以太坊在过去24小时内仅小幅上涨,市场流动性此前曾因关税威胁而大幅蒸发。

背景介绍

当前,唐纳德·J·特朗普是美国现任总统(2024年11月连任)。其政府的贸易政策,特别是针对中国的关税措施,此前已多次引发全球市场波动,并被证明与加密货币市场情绪和价格走势密切相关。 加密恐惧与贪婪指数是一个衡量加密市场情绪的综合指标,通过分析波动性、市场成交量、社交媒体情绪等多个因素来判断市场是处于恐惧还是贪婪状态。历史上,该指数对重大的宏观经济和地缘政治事件(如贸易战升级或缓解)表现出显著的敏感性。

深度 AI 洞察

特朗普政府与中国达成贸易协议的真实战略意图是什么? - 表面上,该协议旨在“保障美国经济实力和国家安全”,并“将美国工人、农民和家庭放在首位”。然而,在2025年特朗普连任后的背景下,此举更可能是一项旨在稳定国内经济预期、为关键行业争取喘息空间,并可能为后续更深层次的产业政策调整铺路。 - 维持关税暂停直至2026年11月10日,这为期一年的窗口期,可能被视为一种实用主义的策略,即在不完全放弃贸易施压工具的同时,避免在经济面临潜在挑战时进一步加剧不确定性。 - 这也可能是在大选后的稳定期内,向市场和盟友传递一种可预测性信号,以避免在关键时刻出现不必要的外部经济冲击。 为何加密市场并未立即对“利好”消息做出强烈反应? - 尽管部分加密分析师称之为“牛市”消息,但市场仍处于“恐惧”区域,表明投资者对宏观经济和地缘政治风险的深层担忧并未完全消散。 - 贸易协议的细节可能尚不完全透明,或者市场认为其对加密货币的直接利好效应有限。加密货币投资者可能更关注其内在价值驱动因素,如技术发展、监管明确性而非单纯的宏观贸易事件。 - 市场可能对过去的“假利好”或短期波动保持警惕,等待更明确的趋势或资金流入信号,才敢解除恐惧情绪。 此次贸易协议对加密货币市场的长期结构性影响是什么? - 协议带来的宏观经济稳定性——如果能持续——长期来看有利于风险资产,包括加密货币。减少的贸易摩擦可以促进全球经济增长,增加可投资资本,从而可能流入加密市场。 - 然而,特朗普政府的贸易策略具有高度可变性。关税暂停的期限(到2026年11月)暗示未来仍存在不确定性,这可能促使一些机构投资者在配置加密资产时保持谨慎,直到长期政策方向更加明确。 - 此外,该协议可能象征着一种“管理式”的贸易关系常态化,而非完全的自由贸易回归。这意味着加密市场仍需习惯在持续的地缘政治和宏观经济变量下运行,这要求投资者对市场情绪和基本面变化保持高度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