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家称,中国富人涌向香港寻求全球投资机会

新闻要点
根据中信银行国际一位高级主管的说法,越来越多的中国内地富裕客户正在利用香港实现投资多元化并拓展全球业务。该银行在今年上半年,来自内地的跨境财富管理新客户数量增长了两倍,资产管理规模跃升了30%。 该银行个人及商业银行主管袁妙玲表示,财富管理业务的增长推动了该行上半年手续费收入增长50%,私人银行营业收入增长60%。富裕的内地客户喜欢在香港设立家族办公室,将其作为“分散投资组合的平台”,因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提供了广泛的国际产品供他们投资。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9月的施政报告中设定了新目标,即到2028年再吸引220个家族办公室落户香港,此前已实现了在2023年至2025年间吸引200个家族办公室的目标。这得益于2023年推出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及去年启动的投资移民计划。
背景介绍
香港长期以来是中国内地与国际市场之间的重要金融门户。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内地富裕阶层对财富保值、增值和全球配置的需求日益增长,但内地严格的资本管制和投资渠道限制使得香港成为理想的“出海”跳板。 家族办公室是高净值人士或家族管理其投资、传承规划和慈善活动的一种实体。近年来,香港特区政府积极推出政策,包括税收优惠(2023年推出)和投资移民计划(去年启动),以吸引更多家族办公室落户,旨在巩固其作为国际资产管理中心的地位。此举也得到了香港本地金融机构如中信银行国际的积极响应与投资。
深度 AI 洞察
中国内地富人通过香港寻求全球投资机会,其深层动机是什么?是否仅仅是追求“机会”? - 投资多元化和全球化固然是表层原因,但更深层次的驱动力可能包括对冲内地潜在的政策不确定性和地缘政治风险。在当前全球局势下,资产安全和法律框架的稳定性对高净值人群而言至关重要。 - 内地严格的资本管制也促使富人寻求合法的渠道将资金配置到境外。香港作为“一国两制”下的国际金融中心,提供了相对开放的资本账户和更广泛的国际投资产品,使其成为规避部分限制的有效途径。 - 此外,家族办公室的设立不仅仅是投资,更是财富传承和家族治理的考量,利用香港健全的法律体系和专业服务,可以更好地实现跨代财富管理。 香港积极吸引家族办公室的策略,对粤港澳大湾区的长期金融融合意味着什么? - 香港吸引家族办公室的成功,强化了其在大湾区金融生态中的独特地位,即作为国际资产配置和财富管理的中心。这并非与大湾区内的其他城市竞争,而是形成互补。 - 这种策略可能有助于吸引更多国际资本和专业服务人才进入大湾区,提升区域整体的金融服务水平和国际化程度。香港可以继续作为连接内地与全球资本的关键节点。 - 然而,这也对香港的监管能力和风险管理提出更高要求,确保资金的合法合规流动,避免成为潜在的资本外逃通道,从而维持北京对整体金融稳定的信任。 考虑到美国现任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政策,香港作为中国富人全球投资门户的角色将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 - 机遇: 在特朗普政府的政策下,中美经贸关系可能持续紧张,这会促使更多中国企业和个人寻求“去美元化”或分散对美国市场的过度依赖。香港作为与内地紧密相连的国际金融中心,可以提供更多元化、非美元计价的全球投资产品,吸引寻求风险分散的内地资金。 - 挑战: 特朗普政府可能加强对中美跨境资金流动的审查,甚至对香港的特殊地位施加压力。如果美国进一步收紧对香港金融机构的制裁或审查,可能会增加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运营风险和合规成本,进而影响其对内地富人的吸引力。 - 此外,地缘政治紧张可能加剧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香港在此过程中将扮演重要角色,但也可能面临来自国际社会对其中立性和独立性的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