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投公司称比特币四年周期未死,预计下次低迷时将下跌70%
新闻要点
根据风投公司Sigma Capital首席执行官Vineet Budki的说法,比特币(BTC)价格将继续经历周期性的繁荣与萧条,预计未来两年内将出现65%至70%的回调。Budki认为,这种抛售压力源于交易者不了解比特币的实际效用,尽管如此,他仍预测比特币将在未来十年内达到100万美元或更高,并指出用户采用将由价格投机和更重要的现实世界用例共同推动。 文章指出,分析师、行业高管和投资者仍在争论比特币何时达到七位数价格,以及自2009年诞生以来定义比特币周期的市场动态在2025年是否仍然有效。BitMEX加密货币交易所联合创始人Arthur Hayes认为比特币的四年周期已经失效,其价格更多受宏观经济因素(如利率和货币供应增长)而非周期模式影响。 其他分析师则指出,机构采用的增长和这些金融机构的存在是稳定力量,可以降低价格波动并稳定市场。据BitcoinTreasuries.NET数据,包括政府、数字资产金库公司、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和加密货币交易所在内的金融机构共持有超过400万枚BTC,接近比特币总供应量的20%。然而,加密友好银行Xapo Bank的首席执行官Seamus Rocca表示,四年周期仍在发挥作用,因为尽管比特币具有价值储存属性,投资者目前仍将其视为风险资产。
背景介绍
比特币(BTC)自2009年诞生以来,其价格一直以显著的波动性和大约每四年一次的减半事件为特征,这些事件通常被认为与牛市和熊市周期相关联。这种“四年周期”理论在加密货币社区中广为流传,并被许多投资者用来预测市场走势。 然而,随着比特币市场规模的扩大和金融机构的日益参与,关于其价格驱动因素的争论也随之加剧。特别是近年来,机构投资者通过直接持有、ETF和数字资产信托等方式显著增加了对比特币的敞口。同时,全球宏观经济环境,如利率政策、通货膨胀和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也被认为是影响包括加密货币在内的所有风险资产表现的关键因素。
深度 AI 洞察
比特币的“效用差距”感知如何影响其价格波动性,尤其是在机构兴趣日益增长的背景下? - 尽管机构持仓提供了潜在的价格底部支撑,但交易者对其实用性理解不足仍可能导致显著的短期波动。机构采用主要影响供应侧动态和长期持有意愿,但缺乏信息或投机驱动的散户需求侧仍可能引入剧烈的市场波动。 - 这种效用差距凸显了零售投资者行为与机构战略之间的脱节。机构可能将比特币视为宏观对冲或另类资产配置,而零售投资者则更倾向于追逐快速收益,从而在市场情绪转变时引发大规模抛售。 考虑到比特币四年周期与宏观经济影响的观点冲突,这对长期持有者意味着什么投资策略启示? - 对长期持有者而言,仅仅依赖历史周期可能变得越来越危险。一个稳健的策略将涉及将全球宏观经济变化(利率、流动性)作为主要驱动因素来监控,同时也要承认周期性、散户主导的修正的可能性。 - 鉴于宏观因素日益占据主导地位,美元成本平均法(DCA)可能比试图把握周期性高点和低点更能有效减轻波动性。投资者应将比特币视为一种受多种力量影响的资产,而非仅受其内部周期限制。 机构投资者持有近20%比特币供应的战略意义是什么,这又如何与“风险资产”的认知相互作用? - 如此大量的机构持仓意味着比特币的接受度日益提高,并可能带来更深的流动性,从而长期有助于提高价格底部。这表明比特币正在从一个边缘化的投机资产演变为一个更主流的资产类别,尽管其波动性仍高。 - 尽管有机构参与,比特币仍被视为“风险资产”这一事实表明,主流投资者尚未完全接受其作为“数字黄金”或终极价值储存的叙事。这意味着在市场承压时,即使机构持有者也可能面临赎回压力或重新评估其配置,从而加剧下跌,而不是完全消除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