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英伟达仍然是顶级AI股票选择吗?4个理由说明它依然是

全球
来源: The Motley Fool发布时间: 2025/10/31 20:38:17 (北京时间)
英伟达
AI芯片
数据中心
中美科技竞争
半导体行业
Image source: Getty images.

新闻要点

本文认为,英伟达在人工智能(AI)领域仍是顶级的投资选择,并驳斥了AI泡沫或英伟达股价已过高的担忧。文章指出,自2023年AI军备竞赛开始以来,英伟达的AI技术一直处于核心地位,并且这种主导地位在未来不太可能改变。 作者提供了四个主要理由来支持其观点。首先,Meta Platforms和Alphabet等AI超大规模厂商仍在进行大规模的AI支出,这些公司拥有稳健的业务来支持其投资,预计全球数据中心资本支出到2030年将大幅增长。其次,英伟达在AI计算市场建立了先发优势,其生态系统锁定了大多数超大规模厂商,更换供应商成本高昂。 第三,美国特朗普政府此前撤销了英伟达向中国销售芯片的出口许可,但如果贸易谈判能促使中国市场重新开放,将为英伟达带来显著增长。最后,文章认为英伟达的估值并非如许多人所认为的那样过高,考虑到其增长前景,按未来一年收益计算,其估值与同行相当。

背景介绍

英伟达(Nvidia)作为全球领先的图形处理器(GPU)制造商,在人工智能(AI)计算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其GPU产品是训练和部署大型AI模型的核心硬件,使其成为2023年以来AI“军备竞赛”中的关键受益者。 然而,市场对AI领域是否存在估值泡沫,以及美国政府对向中国出口先进AI芯片的限制,一直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美国特朗普政府在2025年早些时候撤销了英伟达向中国销售特定AI芯片的出口许可,对公司在关键市场的增长前景构成挑战。 此外,数据中心作为AI基础设施的核心,其建设周期长、资本投入巨大,对高性能计算芯片的需求持续旺盛,供不应求的局面促使客户提前数年与供应商锁定订单。

深度 AI 洞察

人工智能领域的“泡沫”担忧是否被超大规模厂商的支出完全抵消? - 文章认为Meta和Alphabet等超大规模厂商的“合法业务”支撑其AI投资,从而减轻了泡沫担忧。然而,这种观点可能过于简化了风险。虽然这些公司有现金流,但AI军备竞赛的资本密集度极高,其投资回报周期和具体商业化路径仍存在不确定性。 - 关键在于,超大规模厂商的AI支出并非线性增长,而是受宏观经济环境、竞争态势和自身盈利能力影响。一旦经济下行或AI应用变现不及预期,这些支出可能会被重新评估,从而影响GPU需求。 - 此外,对OpenAI等初创公司以非现金方式支付算力的担忧,揭示了部分AI领域“以股权换算力”的融资模式,这本身就蕴含着估值泡沫的风险,并可能在未来影响整个AI供应链,包括英伟达。 英伟达的生态系统锁定的持久性如何?竞争对手是否有潜在的颠覆路径? - 英伟达的CUDA生态系统确实提供了强大的锁定效应,使得客户转向其他平台成本高昂。然而,这种锁定并非不可逾越。AMD、英特尔以及超大规模厂商自研芯片(如谷歌的TPU、亚马逊的Inferentia)都在积极寻求替代方案。 - 长期来看,随着AI软件栈的开源化趋势和对多供应商策略的需求增加,客户可能会投资于抽象层软件,以降低对单一硬件供应商的依赖。虽然短期内英伟达的优势难以撼动,但未来几年内,竞争对手的软件工具链成熟度将是关键的观察指标。 - 此外,地缘政治因素可能迫使某些国家或地区寻求本土化的AI芯片解决方案,即使成本较高,这也可能在特定市场削弱英伟达的生态系统优势。 特朗普政府是否真的会允许英伟达恢复对华销售,以及其背后的战略考量是什么? - 文章将恢复对华销售视为英伟达的增长驱动力,但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技术遏制政策具有高度的战略性和地缘政治考量,而非单纯的经济利益。 - 允许英伟达恢复销售先进AI芯片给中国,将是中国在贸易谈判中的一个主要筹码,但也意味着美国在关键技术领域对华施压的重大让步。这可能被视为削弱美国在AI领导地位的风险,特别是在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 - 更合理的场景可能是,美国可能允许英伟达销售性能受限的定制芯片给中国,而非完全恢复高性能芯片出口。这将是一个微妙的平衡,旨在既能满足部分商业利益,又能限制中国在军事和战略AI领域的进步。 - 投资者应警惕,即使部分对华销售恢复,其芯片性能和数量也可能受到严格限制,难以达到全面复苏的增长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