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中国C919国际取得胜利:文莱接受北京的航空规则

亚洲(不含大中华区和日本)
来源: 南华早报发布时间: 2025/11/01 02:32:31 (北京时间)
中国商飞C919
文莱航空
航空标准
东南亚市场
中国航空业
China’s home-grown C919 jetliner is seen at an airshow in Guangdong province on November 12. Photo: Xinhua

新闻要点

文莱已正式采纳中国的民用航空认证标准,此举为中国制造的C919等飞机进入这个富裕的东南亚市场提供了便利,并可能成为中国飞机拓展国际影响力的范例。 文莱此前只认可欧洲航空安全局、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和加拿大交通部民航局颁发的飞机适航证。中国驻文莱大使馆表示,文莱在本月初接受了中国民用航空局的适航标准,使其成为又一个明确认可中国大型飞机标准的国家。 此举是在文莱初创航空公司GallopAir于2023年订购30架中国商飞(Comac)飞机(包括C919和较小的C909区域客机)之后发生的。GallopAir将此订单称为中国商飞最大的国际销售,并可能是C919的首个海外订单。该航空公司计划在七年内连接东南亚四个国家与中国。

背景介绍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Comac)是中国的国有航空航天制造商,其旗舰产品C919窄体客机旨在挑战空中客车和波音在全球民用航空市场的双头垄断地位。C919的开发是中国推动航空技术自主和减少对西方飞机制造商依赖的关键组成部分。 文莱是一个位于东南亚的富裕国家,其航空市场虽然规模不大,但对中国商飞而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为它代表着C919首次获得西方传统航空监管机构之外的国际认可。此次协议的达成,也反映了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通过基础设施和标准互联互通,深化与东南亚国家经济关系的努力。

深度 AI 洞察

此举对中国在全球航空标准制定中的长期战略意义是什么? - 文莱接受中国航空标准是中国在国际上推广其技术和监管框架的关键一步。这不仅仅是出售飞机,更是输出标准和影响力,逐步削弱西方(FAA/EASA)在航空领域长期主导的全球标准制定权。 - 这种“标准输出”模式一旦成功,将为其他寻求摆脱西方技术依赖或与中国关系更紧密的国家提供模板,尤其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从而为中国商飞C919及未来机型在全球市场创造更公平的竞争环境。 - 长远来看,这有助于中国提升其在国际民航组织(ICAO)等全球治理机构中的话语权,并可能促使全球航空安全和适航认证体系多元化,对现有秩序构成潜在挑战。 文莱航空公司GallopAir订购C919的背后,除了商业因素,还隐藏着哪些战略考量? - 尽管GallopAir声称是商业订单,但其选择中国商飞而非成熟的空客/波音,可能受到地缘政治和国家战略层面的影响。文莱可能希望通过此举深化与中国的经济和政治关系,尤其是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获得更多来自中国的投资或优惠。 - 对于文莱而言,成为C919的首个海外客户,可能意味着在未来维修、备件和技术支持方面获得更优惠的条件,并可能获得中国提供的其他经济或外交“软实力”回报。 - 从中国的角度看,支持一家东南亚新成立的航空公司采购C919,是其“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在关键区域市场建立基地,并获取宝贵的海外运营数据和经验,从而提升C919的国际信誉和竞争力。 这一发展对全球航空制造业的竞争格局和投资机会意味着什么? - 文莱的决定预示着空中客车和波音在全球航空市场,尤其是在新兴市场长期双头垄断地位的逐步侵蚀。虽然短期内影响有限,但长期来看,C919的市场份额将逐步增长,尤其是在对价格敏感或寻求替代供应商的地区。 - 投资机会可能出现在中国航空供应链中的关键公司,包括航空材料、系统集成、维护、修理和大修(MRO)服务提供商。这些公司将受益于C919生产和海外运营规模的扩大。 - 对于投资者而言,需要密切关注那些能够提供差异化技术或服务的供应商,以及可能通过与中国航空业合作而获得增长机会的国际公司。同时,传统的西方航空巨头及其供应链企业,可能面临来自中国日益增长的竞争压力和市场份额的蚕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