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微软、谷歌投入巨资如同2021年——这些AI股票才是真正的赢家

新闻要点
大型科技公司Meta、微软和谷歌正在斥巨资投入AI基础设施,其资本支出增长率与2021年疫情驱动的增长时期相仿。这轮支出重点已从元宇宙和远程工作硬件转向数据中心、GPU和AI基础设施。 摩根大通分析师Samik Chatterjee指出,这三家公司在9月季度的总资本支出环比增长23%,同比增长85%,达到近800亿美元。其中,Meta三季度资本支出同比增长111%至190亿美元,并将2025年展望提高至720亿美元,预计2026年可能突破1000亿美元。微软三季度资本支出同比增长74%至350亿美元,预计2026财年将增长60%以上,其中一半用于GPU和CPU等短生命周期资产。谷歌三季度资本支出同比增长83%至240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增长74%,2026年还将有“显著”增长。 文章强调,真正的受益者可能不是这些大型科技公司本身,而是AI供应链中的“铲子和镐”公司,例如Amphenol、Arista Networks、Celestica、Ciena、Fabrinet、Jabil和Flex等,它们为超大规模数据中心提供布线、冷却和构建服务。
背景介绍
当前这波大型科技公司(Meta、微软、谷歌)在AI基础设施领域的巨大资本支出,发生在2025年,与2021年疫情期间和云计算扩张时期的支出浪潮形成了对比。2021年的支出主要受居家办公和数字转型需求的推动,而当前则专注于构建支持生成式人工智能所需的计算能力。 生成式AI技术的发展要求前所未有的计算资源和数据中心容量,这使得对高性能GPU、CPU、服务器以及相关网络和冷却设施的需求激增。文章指出,AI硬件的生命周期正在迅速缩短,需要更频繁的硬件更新换代,以跟上AI技术迭代的速度和效率要求。
深度 AI 洞察
这种大规模、持续的AI基础设施资本支出,除了眼前的增长,对大型科技公司长期的竞争格局有何战略影响? * AI力量的整合:只有拥有庞大资本的公司才能承担如此规模的投资,这可能会进一步扩大大型科技公司相对于小型参与者的护城河,加剧行业集中度。 * 加速的创新周期:对“短生命周期资产”(GPU、CPU)的快速更新,预示着一个竞争激烈的环境,将持续推动硬件和软件的进步,从而增加落后者的淘汰风险。 * 估值焦点的转变:投资者可能越来越关注AI资本支出的效率和投资回报率,而不仅仅是原始支出规模,以区分真正的AI领导者和纯粹的资金消耗者。 考虑到特朗普政府对国内制造业和技术竞争力的关注,这种AI基础设施建设高潮可能如何与未来的政策指令互动,特别是在供应链方面? * 推动国内芯片生产:特朗普政府可以利用这种AI需求,通过激励措施或关税,进一步推动半导体制造和先进封装能力的回流,以增强国家在关键技术领域的自给自足能力。 * 供应链多元化和韧性:为了应对潜在的地缘政治风险和供应链中断,政府可能鼓励科技公司实现AI硬件供应链的多元化,减少对单一地区或供应商的依赖,例如通过与盟友国家的合作。 * 绿色能源与数据中心:随着AI数据中心能耗的巨大增长,政府可能会施压或提供激励,要求这些设施采用更可持续的能源解决方案,以符合气候目标,并可能影响电力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布局。 对于投资者而言,鉴于AI硬件生命周期压缩和支出加速,如何平衡对“铲子和镐”公司的短期机会与大型科技公司长期战略布局的投资风险? * 短期回报与长期价值:虽然“铲子和镐”公司可能提供因订单激增带来的短期高增长,但其业绩可能更受宏观经济周期和大型科技公司资本支出波动的影响。投资者应关注其技术壁垒和市场份额,以评估长期价值。 * 大型科技公司的AI护城河:大型科技公司通过巨额投资构建的AI基础设施,虽然短期内可能压低利润率,但长期来看将巩固其在AI应用和服务层面的领导地位。投资者应审视其AI战略的执行力以及在软件和服务生态系统中的变现能力。 * 技术迭代与竞争风险:AI硬件的快速迭代意味着今天的领先者可能很快被超越。投资者在评估AI供应链公司时,需警惕技术过时风险;对于大型科技公司,则要关注其持续创新和适应新一代AI技术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