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称第三季度黄金需求创历史新高,并将“保持强劲”

新闻要点
世界黄金协会报告指出,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黄金需求达到创纪录的1,313吨,价值约1,460亿美元,创下季度新高。尽管近期金价有所回落,但该协会对黄金前景保持乐观。 报告将需求的飙升主要归因于不确定和波动的地缘政治环境、美元疲软以及投资者“错失恐惧症”(FOMO)的强大组合。与去年同期相比,第三季度黄金需求按价值计算飙升44%,按数量计算则温和增长3%。 世界黄金协会亚太区(不含中国)及全球央行主管范绍凯表示,预计黄金需求将继续保持强劲,并预测各国央行将“继续其购买势头”,黄金作为一种具有韧性的多元化选择将保持其吸引力。
背景介绍
在2025年第三季度创纪录的黄金需求之前,金价经历了一轮长达数月的上涨,达到历史新高,但在近期有所回调。 黄金作为一种避险资产,在经济和地缘政治不确定时期通常会受到青睐。唐纳德·J·特朗普总统(于2024年11月连任)领导的美国政府可能会延续“美国优先”政策,这可能导致全球贸易关系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持续波动,从而进一步支撑黄金的避险吸引力。此外,全球央行多年来一直是黄金的净买家,其持续购买行为是全球黄金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深度 AI 洞察
当前环境下,黄金需求的持续强劲反映出投资者对传统避险资产的深层信念,其驱动因素是否超越了表面的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和美元疲软? - 表面因素固然重要,但深层驱动力可能包括对全球金融体系结构性脆弱性的担忧以及对主权债务持续累积的怀疑。 - 在特朗普政府领导下,全球贸易摩擦和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可能被视为常态而非暂时现象,这促使投资者将黄金视为对冲长期系统性风险的必要工具。 - 此外,各国央行持续增持黄金,也可能反映出对未来货币体系多元化或潜在“去美元化”趋势的战略布局,而非仅仅是短期避险操作。 中央银行的持续购买对黄金市场动态和全球储备资产配置有何更深远的战略意义? - 中央银行购买黄金不仅仅是多元化外汇储备,更可能是一种战略性举措,以减少对单一储备货币(如美元)的过度依赖,尤其是在地缘政治关系紧张的背景下。 - 这种行为可能预示着全球储备资产结构正在发生长期转变,即从以美元为主导的体系向一个更加多元化、多极化的储备体系演变,黄金在其中扮演着更重要的基础性角色。 - 中央银行作为长期持有者,其持续买入为黄金市场提供了强大的价格支撑和信心,降低了市场波动性,并可能鼓励其他机构投资者效仿。 考虑到“错失恐惧症”(FOMO)是需求驱动因素之一,这是否意味着当前黄金的估值存在泡沫风险,或者说基本面是否能支撑其长期上涨趋势? - 尽管FOMO可能导致短期价格超调,但黄金需求的结构性驱动因素(如央行购买、地缘政治风险、美元长期潜在贬值压力)表明其上涨并非完全由投机驱动。 - 真正需要评估的是,在不确定性成为新常态的背景下,投资者愿意为这种“确定性”支付多少溢价。如果全球经济和地缘政治环境持续动荡,高位需求和价格可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 然而,一旦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显著缓解或主要经济体(特别是美国)的货币政策转向更加鹰派,短期内金价回调的风险将增加,届时FOMO驱动的投资者可能迅速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