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中国在特朗普与习近平会晤后推迟稀土出口管制,稀土股上涨

全球
来源: CNBC发布时间: 2025/10/30 19:28:20 (北京时间)
稀土
中美关系
供应链安全
矿业
出口管制
中国在特朗普与习近平会晤后推迟稀土出口管制,稀土股上涨

新闻要点

周四,美国上市的稀土矿商股价上涨,此前中国同意推迟实施进一步的稀土出口管制,这是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在韩国会晤后达成协议的一部分。Critical Metals、USA Rare Earth和Energy Fuels等公司股价均录得上涨。 特朗普总统表示,“稀土问题已经解决”,并透露作为更广泛协议的一部分,中国已同意将最新宣布的稀土出口管制推迟一年。该协议还包括美国削减芬太尼相关关税。特朗普预计中国的推迟决定将“例行性延长”。 然而,中国此前于四月初宣布的稀土限制措施将继续生效。北京在10月9日曾威胁要收紧稀土及相关技术的出口管制,旨在防止稀土矿物在军事和其他敏感领域的“滥用”。

背景介绍

稀土是指17种具有特殊磁性的元素,广泛应用于汽车、机器人和国防等领域。中国在全球关键矿产供应链中占据主导地位,生产全球约70%的稀土供应,并加工近90%的稀土,这意味着其从其他国家进口这些材料进行加工。 美国官员此前曾警告称,在全球转向更可持续能源的背景下,中国在稀土领域的这种主导地位构成了战略挑战。中国此前在四月初宣布了稀土限制措施,并于10月9日威胁要进一步收紧出口管制,这加剧了市场对稀土供应的担忧。

深度 AI 洞察

中国推迟而非取消稀土出口管制的真正战略含义是什么?特朗普对“例行性延长”的预期又意味着什么? - 中国的举动并非真正的让步,而是一种策略性暂停,旨在维持其作为关键矿产供应方的主导地位和地缘政治筹码。通过“推迟”而非“取消”,中国保留了未来重新施加压力的灵活性,也向全球展示了其对稀土供应链的控制力。 - 特朗普总统关于“例行性延长”的说法,可能反映了其政府对暂时外交胜利的强调,而非对结构性问题解决的自信。这可能意味着美国短期内避免了供应链中断的直接风险,但长期来看,稀土供应的战略脆弱性并未根本改变,中国仍手握一张“达摩克利斯之剑”。 此次协议如何反映特朗普政府在处理中美贸易和地缘政治问题上的优先顺序和策略? - 芬太尼相关关税的削减与稀土出口管制的推迟互为条件,这凸显了特朗普政府高度交易性的外交手腕。协议将美国关注的紧迫国内问题(如芬太尼危机)与战略性经济议题捆绑,换取短期内的显性成果。 - 这种策略表明,相比于追求供应链的彻底“脱钩”或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框架,特朗普政府更倾向于通过双边谈判解决具体的、有时是政治驱动的问题。这可能导致政策的波动性和可预测性降低,投资者需要警惕这种“事件驱动型”的协议背后隐藏的长期风险。 对于非中国稀土矿商和依赖稀土的全球产业来说,这一“推迟”带来了哪些长期投资启示? - 尽管短期内稀土供应紧张的担忧有所缓解,为非中国稀土开采和加工商带来了一段喘息期,但根本的供应链脆弱性并未消除。这可能暂时抑制对非中国稀土项目的紧急投资热情,但加强供应链多元化的战略必要性依然存在。 - 对于汽车、机器人和国防等稀土依赖型产业而言,此次推迟是重要的短期利好,降低了即时成本上升和供应中断的风险。然而,企业应继续推进其供应链韧性建设,包括探索材料替代、回收利用以及支持非中国稀土项目的长期投资,以应对未来可能再次出现的供应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