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尽管抱有很高期望,特朗普并未与习近平讨论英伟达的Blackwell芯片

全球
来源: 路透社发布时间: 2025/10/30 17:28:01 (北京时间)
英伟达
半导体出口管制
人工智能芯片
中美科技竞争
芯片国产化
Nvidia GB10 Grace Blackwell Superchip is displayed at the company's GTC conference in San Jose, California, U.S., March 19, 2025. REUTERS/Max A. Cherney Purchase Licensing Rights, opens new tab

新闻要点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此前曾暗示可能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讨论英伟达“超棒”的Blackwell人工智能芯片,这一言论曾助推英伟达市值达到5万亿美元。然而,特朗普随后澄清,此次会谈并未涉及具体Blackwell芯片。他在韩国与习近平会晤后表示,尽管讨论了半导体问题,但他告诉习近平,关于“采购芯片”的进一步讨论是中方与英伟达之间的事情,美国则扮演“仲裁者”的角色。 中国获取英伟达先进芯片的程度一直是中美之间的摩擦点,美国现有的出口管制旨在限制中国的技术进步,特别是可能用于军事的应用。英伟达一直在为中国市场开发基于Blackwell架构的芯片,但据报道,中方已对英伟达产品态度转冷,转而支持华为等国内芯片制造商。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证实,由于中方立场,公司尚未申请向中国出口最新芯片的许可,并强调中国市场对资助美国研发的重要性。美国两党议员也反对中国更多地获取先进芯片。

背景介绍

自2022年以来,美国政府已对向中国出口先进半导体和芯片制造设备实施了多轮限制,理由是国家安全和防止中国利用这些技术提升军事能力。这些措施导致了英伟达等美国芯片制造商不得不为中国市场设计“降级”版芯片,以遵守出口管制。 中美两国在全球科技主导权方面的竞争日益激烈,特别是在人工智能和高性能计算领域。中国正在大力投资其本土半导体产业,目标是实现芯片自给自足,减少对外国技术的依赖。华为等中国公司在先进芯片设计和制造方面的进展,被视为中国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一步。

深度 AI 洞察

特朗普避免直接干预英伟达与中国的芯片谈判,这背后有哪些潜在的战略考量? - 特朗普政府可能希望通过将决策权推给英伟达,来降低公开谈判的政治敏感性,避免在关键芯片问题上直接与中国发生冲突,从而为未来的贸易谈判保留灵活性。 - 此举也可能旨在向英伟达施压,促使其在符合美国国家安全利益的框架内,自行决定对华销售策略,从而将一部分“责任”转移给企业。 - 此外,这或许反映出一种策略,即在不直接激化贸易战的情况下,通过市场力量和间接政策引导,继续限制中国获取最尖端技术,同时又让美国企业保持一定的市场参与度。 中国对英伟达的态度从“非常感兴趣”转为“降温”,这预示着中国芯片产业的何种战略转变? - 这表明中国在芯片领域的“自主可控”战略正在加速,即便面对性能可能稍逊一筹的国产方案,也优先支持国内替代品,以保障供应链安全和技术独立性。 - 华为等本土制造商的崛起,尤其是在AI芯片领域的进步,正在改变中国对外国高端芯片的需求结构,降低了对英伟达特定产品的迫切性。 - 这种转变可能预示着中国市场对外国高端半导体的需求将逐渐转向更注重“可用性”而非“绝对领先性”,为本土供应商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即便这意味着短期内性能上的妥协。 美国两党议员对限制中国获取先进芯片持统一立场,这种跨党派共识对未来美国科技政策有何长期影响? - 这种跨党派共识确保了对华科技遏制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无论哪个党派执政,相关出口管制和技术壁垒都将长期存在,成为美国对外科技政策的基石。 - 它强化了美国在半导体及其相关领域对中国施加压力的决心,预示着未来可能会有更多、更严格的限制措施,从而进一步加剧全球科技供应链的“脱钩”趋势。 - 这种统一立场也可能促使美国加大对国内芯片制造和研发的投资,以巩固自身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优势,并鼓励盟友采取类似立场,形成一个更广泛的技术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