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稀土外交:特朗普如何利用亚洲之行确保关键矿产供应

亚洲(不含大中华区和日本)
来源: 南华早报发布时间: 2025/10/29 21:18:15 (北京时间)
关键矿产
稀土
地缘政治风险
供应链多元化
美国-日本联盟
稀土外交:特朗普如何利用亚洲之行确保关键矿产供应

新闻要点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亚洲访问期间签署了一系列关键矿产协议,旨在确保稀土供应并减少对中国的依赖。这些协议是华盛顿为对抗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主导地位而构建新伙伴关系的一部分,例如与日本达成的框架协议。 美国与日本的协议涵盖了支持美国和日本国内工业所需的原材料和加工关键矿产及稀土的供应。该框架概述了广泛的合作领域,包括联合绘制矿产来源图、投资机会和战略储备。两国计划在六个月内为选定的项目提供财政支持,但具体举措尚未披露。

背景介绍

中国长期以来在全球稀土供应和加工方面占据主导地位,稀土是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国防技术和高科技电子产品等多个关键行业不可或缺的原材料。美国及其盟友一直寻求建立替代供应链,以应对地缘政治风险和与中国的贸易紧张关系。 特朗普总统在2024年连任,预示着其“美国优先”和“去风险化”政策的延续或强化。此次亚洲之行签署的关键矿产协议是其政府旨在增强美国经济安全和减少对战略物资外部依赖的更广泛战略的组成部分。

深度 AI 洞察

这些矿产协议除了直接供应链多元化之外,还有哪些更深层次的战略影响? - 地缘政治重塑:这些协议将联盟(如美日)扩展到关键经济领域,旨在形成一个“矿产联盟”,以对抗中国在全球关键资源领域的影响力。 - 技术独立性:通过确保先进制造业(如电动汽车、国防和电子产品)的投入,这些举措对于国家安全和未来的经济竞争力至关重要。 - 投资信号:这些协议鼓励私营部门在中国以外地区进行勘探、采矿和加工投资,从而重塑全球资本流动。 中国可能如何回应这些举动,以及潜在的市场影响是什么? - 反制措施:中国可能加速其国内资源开发,寻求替代合作伙伴,或利用其现有的市场杠杆(例如对某些加工材料的出口管制)。 - 价格波动:对稀土和其他关键矿产日益激烈的竞争和潜在的报复措施可能导致价格波动。 - 供应链分叉:这些协议进一步加速了关键矿产供应链的脱钩,可能导致全球某些行业的成本上升,但同时也为非中国企业创造了新的机会。 投资者应如何评估这些协议对稀土和相关行业的长期影响? - 风险与机遇并存:虽然这些协议旨在降低对中国的依赖,但也可能在短期内增加全球稀土市场的摩擦和不确定性。长期来看,它们可能催生新的、更具韧性的供应链。 - 投资焦点转移:投资者应关注新兴的稀土勘探、采矿和加工公司,尤其是在美国及友好国家获得政府支持的项目。同时,评估相关下游产业(如电动汽车电池、风力涡轮机制造商)的成本结构和战略采购。 - 技术创新:这些挑战也可能刺激稀土替代品或更高效回收技术的创新,从而改变未来的市场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