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据报道,在中美元首会晤前中国恢复采购美国大豆

全球
来源: Benzinga.com发布时间: 2025/10/30 01:59:01 (北京时间)
中美贸易
大豆市场
农产品贸易
特朗普政府
中粮集团
据报道,在中美元首会晤前中国恢复采购美国大豆

新闻要点

据报道,中国已恢复采购今年的美国大豆,结束了长期以来的抵制行动,此举发生在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备受期待的峰会之前。 中国国有企业中粮集团(COFCO)已购买了三批美国大豆货物,总计约18万公吨,用于12月和1月的发货。这是中国首次采购本年度收成的美国大豆。 受此消息影响,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价格升至15个月高点,达到每蒲式耳10.91美元。此举被视为中美贸易协议可能达成的新乐观迹象,尽管一位分析师指出中国在此问题上拥有影响力,并非完全依赖美国大豆。

背景介绍

在中美贸易争端期间,中国此前转向南美供应商采购大豆,这给美国农民带来了巨大损失。美国总统特朗普曾承诺将恢复与中国的大豆贸易,并对大豆的未来表示乐观。 此次中国恢复采购美国大豆被视为两国持续贸易谈判中的一个重要进展。此举是在一份中美贸易协议草案背景下发生的,该协议预计将阻止100%关税的进一步升级和中国稀土出口管制的实施。恢复美国大豆对华销售是该协议的关键部分,对美国农民至关重要。

深度 AI 洞察

超越经济需求,中国恢复采购美国大豆的战略考量是什么? 这很可能是一个计算过的政治姿态,旨在特朗普-习近平峰会前夕发出善意信号并展现谈判意愿,而非纯粹的市场驱动需求。此举有助于缓解即时贸易紧张,为更广泛的贸易讨论创造有利氛围,可能旨在从特朗普政府获得关税或技术限制上的让步。同时,它也为特朗普总统提供了一个公开的“胜利”,兑现了支持美国农民的竞选承诺。 此次有限采购对更广泛的中美贸易关系和全球农产品市场有何影响? - 尽管此次采购量相对较小(18万公吨),但其象征意义重大。它表明贸易紧张局势可能缓和,双方都有意愿在至少农产品贸易方面寻求共同点。 - 对于全球市场而言,它增加了波动性,但除非后续出现更大规模、持续性的采购,否则不会从根本上改变长期供应链。 - 如果中美贸易关系正常化,南美供应商可能会面临需求下降,但全球大豆需求整体依然强劲。 影响此次农业外交的深层地缘政治因素是什么? - 中国将农产品采购视为其地缘政治战略中的一个有力杠杆。通过恢复大豆采购,北京可以在更广泛的战略竞争(如技术、台湾问题)中表明其致力于稳定关系的姿态,从而稳定整体双边关系。 - 这是一种低成本、高影响的举动,旨在获取政治资本,并可能缓解其他有争议问题上的压力。此次采购的时机,恰好在峰会之前,凸显了其外交而非纯粹商业的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