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汇丰报告称,外国投资者对中国股市兴趣重燃

新兴市场
来源: 南华早报发布时间: 2025/10/30 01:38:18 (北京时间)
汇丰银行
中国股市
新兴市场投资
外国直接投资
韩国股市
汇丰报告称,外国投资者对中国股市兴趣重燃

新闻要点

根据汇丰银行的一份报告,外国投资者和主动型基金在9月份增加了对中国内地股票的投资,这标志着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重新获得了投资兴趣。 报告指出,专注于亚洲和全球新兴市场(GEM)的基金上个月增持了中国股票,持仓量接近五年高点,这是全球新兴市场基金连续第三个月净增持此类股票。 汇丰分析师表示,亚洲基金显著增加了对中国内地、韩国和新加坡的敞口,同时削减了对所有其他市场的持仓。数据显示,对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的持仓接近多年来的最低水平。分析还发现,全球新兴市场基金对韩国的超配达到十多年来的最高水平,得益于强劲的流动性和科技出口的复苏。中国内地和韩国占据了区域内大部分资金流入,而对台湾、印度和大多数东盟市场的敞口有所下降,表明投资偏好明显转向北亚。 尽管10月份外国机构投资者的资金流入有所放缓,但他们仍是净买家。海外基金购买了约34亿美元的韩国股票,并在连续三个月流出后重返印度市场。然而,他们继续净卖出中国内地股票,尽管流出速度较前几个月有所减缓。

背景介绍

在经历了一段时期,外国投资者对中国资产持谨慎态度后,此报告显示了情绪的潜在转变。此前,全球市场对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地缘政治紧张以及监管不确定性等因素存在担忧。 国际投资者通常会根据经济前景、企业盈利能力以及政府政策等因素调整在新兴市场的配置。新兴市场基金的配置变化,尤其是连续数月的趋势,通常被视为衡量投资者对特定区域或国家信心的重要指标。

深度 AI 洞察

外国投资者对中国股市的兴趣重燃,其背后的真正驱动因素是什么? - 尽管中国经济面临结构性挑战,但估值吸引力可能是关键因素。经历了一段时期的市场低迷后,许多中国资产的市盈率低于历史平均水平,对寻求价值的全球新兴市场基金具有吸引力。 - 中国政府的稳增长政策,包括对房地产市场的支持和刺激消费的措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投资者信心,认为政策底已现。 - 被动型资金的再平衡或指数调整也可能促成了部分流入,但报告中提及的主动型基金的增持表明,更深层次的策略性配置转变正在发生。 为什么投资偏好明显转向北亚(中国内地、韩国、新加坡)而远离南亚和东南亚?这对区域投资策略意味着什么? - 北亚市场的某些结构性优势可能正在显现。韩国科技出口的复苏(受益于全球AI和半导体周期)以及中国在关键领域的投资,提供了更清晰的增长叙事。 - 与此同时,印度和印尼等南亚/东南亚市场可能在短期内面临货币波动、通胀压力或盈利增长放缓等挑战,导致资金流出。 - 对于区域投资策略,这可能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内,资金将继续青睐那些拥有明确产业催化剂(如科技复苏)和估值修复潜力的北亚市场,而对增长故事不那么清晰或宏观风险较高的南亚/东南亚市场的配置将保持谨慎。 10月份中国内地股票持续净卖出,但流出速度放缓,且海外资金重返印度市场,这是否预示着投资者情绪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 这种混合信号确实反映了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复杂立场。尽管出现初步的“兴趣重燃”,但实际的资金流入可能仍受制于对中国经济增长持续性、地缘政治风险以及与特朗普政府关系等长期担忧。 - 流出速度放缓可能表明最悲观的情绪已经消退,但尚未转化为强劲的净买入。这可能意味着投资者正在等待更明确的积极催化剂。 - 海外资金重返印度可能表明,尽管整体偏好北亚,但投资者仍寻求多元化,并在其他新兴市场中寻找战术性机会。这并非对中国市场信心的完全回归,而是更细致的、逐个市场评估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