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中国的发展模式正在全球引起共鸣

全球
来源: 南华早报发布时间: 2025/10/28 21:45:00 (北京时间)
中国制造2025
国家资本主义
产业政策
中美关系
全球南方
中国的发展模式正在全球引起共鸣

新闻要点

文章指出,“中国制造2025”战略帮助中国提升了自给自足的能力,并显著削弱了自由市场经济的全球吸引力。中国已迅速从低成本世界工厂转型为高科技全球中心,减少了对外国技术的依赖,并确保其他国家对中国产品形成依赖。 尽管西方国家批评中国存在“产能过剩”和所谓的掠夺性贸易行为,但它们似乎正在效仿中国的国家资本主义模式。在特朗普总统的领导下,美国也正放弃其自由市场意识形态。中国的发展模式已成为全球南方国家的榜样。文章强调,特朗普独特的政治特征在于他对美国自由市场资本主义承诺的公然抨击。

背景介绍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在2015年启动的一项国家战略,旨在升级制造业,提升技术自给自足能力,特别是在高科技领域。该战略是北京实现经济转型和国家安全目标的关键。 自特朗普总统在2018年发起贸易战以来,中美两国一直处于经济紧张关系中,美国对中国商品征收关税,旨在解决贸易逆差和所谓的知识产权盗窃问题。文章发布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峰会前夕,届时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会面,这为两国领导人之间的持续互动提供了背景。

深度 AI 洞察

这种全球转向国家资本主义的长期影响是什么,正如中国所体现并日益被美国效仿的? - 地缘经济碎片化加剧: 各国将国家安全和自给自足置于纯粹的经济效率之上,导致供应链碎片化和全球贸易一体化程度降低。投资者应准备好应对更复杂的贸易壁垒和区域化生产网络。 - 战略性行业得到国家支持: 被视为具有战略重要性的行业(如半导体、人工智能、清洁能源)将获得大量的国家支持、补贴和保护,而其他行业可能面临保护主义障碍或竞争力下降。这要求投资者进行更细致的行业分析,以识别潜在的受益者和受害者。 - 市场信号扭曲: 国家干预、补贴和产业政策可能导致某些行业出现“产能过剩”(正如中国所批评的),并导致全球资本配置效率降低。这将使得基于传统市场驱动因素的估值变得复杂化,需要更深入地了解政府政策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 特朗普总统明显放弃自由市场意识形态对投资策略,特别是中美关系有何影响? - 持续的贸易保护主义: 预计关税、非关税壁垒和“购买美国货”政策将持续并可能扩大,这将有利于美国某些行业的国内公司,但会增加全球供应链的成本和不确定性。投资者应评估其投资组合对贸易政策转变的敏感性。 - 美国产业政策的兴起: 尽管批评中国,特朗普政府正在推行自己的产业政策,通过补贴和激励措施支持关键国内行业。这可能为基础设施、国防和特定制造业部门的投资创造机会,但也可能导致资本错配和效率低下。 - 与中国的战略竞争深化: 尽管特朗普在经济模式上有所趋同,但中美之间的战略竞争预计将加剧,特别是在高科技领域。这种竞争将导致持续的技术脱钩压力,并可能影响在两国均有业务的公司的盈利能力,促使企业重新评估其全球足迹。 中国发展模式成为全球南方国家榜样,这对新兴市场投资意味着什么? - 对中国式发展援助的需求增加: 全球南方国家可能会寻求中国在基础设施、技术转让和工业政策方面的支持,而不是西方主导的援助模式。这将为参与“一带一路”倡议或与中国有强大经济联系的公司创造机会。 - 主权风险的演变: 随着新兴市场对中国发展模式的采纳,可能会出现新的主权风险,例如对中国贷款的依赖增加,以及对某些战略资产的中国影响力增大。投资者需要评估这些新的风险维度。 - 挑战西方影响力: 中国模式的成功为全球南方国家提供了一个替代西方自由市场模式的方案,可能导致在全球治理和多边机构中出现多极化。这可能会影响某些新兴市场的政治稳定性以及对西方资本和准入的开放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