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及相关股票连续第二天回调。金价已从高点下跌8%

新闻要点
2025年10月,黄金价格连续第二天回调,期货价格跌至每盎司4,053.10美元,较周一盘中创下的4,398美元历史高点下跌8%。此次连续两天的抛售,包括周二5.74%的跌幅(为2013年以来最差表现),也导致纽蒙特和巴里克等黄金矿业股盘前下跌超过4%。 瑞士银行瑞银(UBS)分析师韦恩·戈登(Wayne Gordon)指出,此次回调并非由宏观经济或地缘政治事件驱动,而主要归因于技术性因素,即投机性投资者在价格动能放缓和期权波动性上升之际获利了结。 尽管近期有所回调,黄金今年以来仍上涨超过50%,本月上涨近5%。瑞银认为,支撑金价创下历史新高的基本面因素,包括通胀、关税、美联储独立性受威胁以及美国政治不稳定等,可能会持续存在,因此目前对黄金持悲观态度为时尚早。
背景介绍
2025年10月,黄金价格在经历了一波强劲上涨后出现回调。今年以来,黄金市场表现异常强劲,年内涨幅已超过50%,并在近期创下历史新高。此轮金价上涨的主要驱动因素被普遍认为是持续的通胀压力、国际贸易争端导致的关税影响、对美联储货币政策独立性的担忧,以及唐纳德·J·特朗普总统领导下的美国政治环境可能带来的不确定性。 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包括潜在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和对美联储的干预,可能加剧市场对通胀和地缘政治风险的预期,从而提升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吸引力。此次金价回调被瑞银视为技术性获利了结,而非基本面恶化。
深度 AI 洞察
黄金市场的此次技术性回调,是否预示着更深层次的修正,或者它仅仅是牛市中的短暂暂停? - 瑞银的分析倾向于后者,强调了支撑金价上涨的宏观基本面(通胀、关税、美联储独立性受威胁、美国政治不稳定)的持续性。然而,历史经验表明,快速大幅上涨后的技术性修正可能比预期更深。 - 投机性仓位达到高位后,任何触发获利了结的因素(无论大小)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如果回调速度快于预期,可能会动摇部分散户投资者信心,从而导致更大范围的抛售。 在唐纳德·J·特朗普总统任期内,“美联储独立性受威胁”这一因素对黄金的长期支撑力有多大? - 特朗普总统在过去和当前任期内对美联储的公开批评和干预意图,使得市场普遍担忧其独立性受损。这种担忧直接转化为对黄金的避险需求,因为一个政治化或受压力的央行可能在应对通胀或经济冲击时失去信誉。 - 这种“威胁”并非短期现象,而是特朗普政府执政风格的结构性特征。只要这种担忧持续存在,无论美联储实际政策如何,都将为黄金提供一个持续的、难以量化的溢价。投资者应密切关注美联储领导层的任何变动以及其在政治压力下的决策。 考虑到今年金价已上涨超过50%,投资者是否应该对瑞银“现在断言金价下跌为时尚早”的观点保持谨慎,并警惕“高处不胜寒”的风险? - 尽管瑞银的观点基于坚实的基本面分析,但超过50%的年涨幅本身就预示着市场可能存在过热情绪。历史数据显示,如此大幅度的上涨后,市场情绪对任何负面催化剂都可能高度敏感。 - 投资者需要区分长期基本面支撑与短期市场情绪驱动的价格波动。虽然长期看涨黄金的理由依然存在,但在当前价位追高,尤其是在技术性回调初期,可能面临较大的短期波动风险。建议关注金价在关键技术支撑位(例如200日移动平均线)的表现,以及宏观叙事中是否出现新的、足以改变瑞银基本面判断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