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亚洲证券交易所对持有比特币的上市公司关上大门

亚洲(不含大中华区和日本)
来源: Decrypt发布时间: 2025/10/22 20:59:01 (北京时间)
比特币
数字资产
加密货币监管
公司金库策略
亚洲金融市场
Source: Decrypt/Shutterstock

新闻要点

亚洲主要证券交易所,包括香港交易所和印度孟买证券交易所,近期拒绝了多家寻求采用比特币作为公司金库策略的上市公司的申请。专家警告称,此类策略可能成为“以杠杆式比特币投资为幌子的波动套利工具”,并对散户投资者构成严重风险,据报告已造成估计170亿美元的损失。 香港交易所已拒绝了五家公司的申请,而印度Jetking Infotrain公司将其60%资金分配给比特币的上市申请也被孟买证券交易所驳回。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ASX)的规定也有效排除了此类策略。 香港Web3协会的Joshua Chu律师指出,亚洲各司法管辖区之间存在监管碎片化,各自的政策目标不同,例如新加坡侧重支付,香港侧重投资者保护,印度和澳大利亚则立场更为严格。Jetking Infotrain的Siddarth Bharwani对此表示,缺乏明确性正导致创始人将业务转移到海外,呼吁亚洲国家开放支持此类创新。

背景介绍

自Michael Saylor的Strategy Inc.公司开创了将比特币作为公司金库资产的模式以来,全球已有数百家公司效仿,Strategy Inc.目前持有超过64万枚比特币。这种模式通常涉及公司将其部分或大部分现金储备投资于比特币。 然而,这种做法因比特币价格的剧烈波动而伴随着显著风险。最近有报告指出,散户投资者在这种数字资产金库交易中已损失了约170亿美元,这促使全球监管机构对这种模式的潜在风险给予更严格的审查。 新闻中提到的亚洲监管机构的行动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发生的,反映出在平衡金融创新与投资者保护及市场稳定方面的普遍担忧。各司法管辖区对数字资产采取了不同的监管方法,这加剧了区域内的碎片化。

深度 AI 洞察

亚洲监管机构拒绝比特币金库策略的深层动机是什么,这超越了其宣称的投资者保护目标? - 表面上是投资者保护和市场稳定,但更深层动机可能在于维护传统金融体系的控制权和资本流动秩序。比特币金库策略引入了难以控制的波动性,可能削弱货币主权和汇率稳定,尤其是在资本管制较严格的亚洲经济体。监管机构可能担心,若允许上市公司大规模持有比特币,将为通过数字资产绕过传统金融监管和资本流动限制提供渠道,从而影响国家经济管理能力。 这种监管立场将如何影响比特币作为企业金库资产的全球采纳,特别是在某些地区更为宽松的背景下? - 亚洲的严格立场将导致全球数字资产采纳的区域性分化加剧。在美国等对机构比特币投资更为开放的地区,MicroStrategy等公司将继续壮大,吸引更多资本。然而,在亚洲,企业将面临巨大阻力,这可能促使数字资产创新和资本流向监管更友好的离岸司法管辖区或私人市场。长期来看,这可能减缓亚洲传统企业与数字经济的融合速度,并可能在未来形成跨区域的监管套利机会,影响全球数字资产市场结构。 考虑到美国总统特朗普对经济增长的关注,亚洲这种谨慎的监管态度是否会促使更多数字资产公司和资本流向美国,从而进一步巩固美国在数字资产领域的领导地位? - 鉴于美国总统特朗普政府通常对市场创新持开放态度(尤其是在不明显威胁金融稳定或国家安全的前提下),亚洲的谨慎监管可能会间接加速数字资产资本和人才向美国集中。如果美国继续提供更明确、更支持创新的监管框架(例如通过更清晰的比特币ETF批准路径或对企业持有数字资产的指导),它将吸引那些寻求合规性和增长机会的数字资产公司。这不仅有助于巩固美国在数字资产领域的领导地位,也可能进一步推动美元在全球数字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尤其是在亚洲市场自我设限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