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经济学家称中国对黄金的狂热购买可能超越美元

新闻要点
一位顶级经济学家指出,中国已成为近期金价飙升的主要推动力,其影响力预计将超越美元。阿波罗全球管理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托尔斯滕·斯洛克表示,在中国央行购买、套利交易以及家庭避险和投机需求的推动下,中国在金价持续上涨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斯洛克认为,面对全球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全球各国央行持有黄金的数量很可能很快会超过美元。 斯普罗特资产管理公司董事史蒂夫·肖夫斯托尔此前也提到,各国将黄金视为规避经济制裁的一种方式。风险投资家查马斯·帕里哈皮蒂亚则指出,中国的持续购金反映了全球情绪的重大转变,即政府和个人都在寻求对冲日益加剧的地缘政治和经济风险。 尽管金价今年迄今已上涨近50%并突破每盎司4000美元,但黄金矿商股价周二出现大幅抛售,此前金价单日下跌超过5%。VanEck黄金矿业ETF(GDX)下跌9.42%,全球最大金矿商Newmont(NEM)股价也下跌9.03%。不过,金价目前仍维持在每盎司4100美元以上,市场资深人士埃德·亚德尼预计金价到2026年可能达到5000美元,到2030年可能达到10000美元。
背景介绍
自2022年以来,中国央行一直在悄悄增持黄金储备。这一举动,加上中国家庭日益增长的避险和投机需求,共同推动了2025年金价的显著上涨,目前已突破每盎司4000美元。 全球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包括地缘政治风险和由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及其政府带来的政策不确定性,促使各国央行和投资者寻求黄金等避险资产,以实现储备多元化并对冲潜在风险。目前美元仍是主要的全球储备货币,但黄金的吸引力正在上升。
深度 AI 洞察
中国大规模购金的真正战略意图是什么? - 中国央行持续增持黄金不仅仅是经济对冲,更可能是一种深思熟虑的地缘战略举措,旨在逐步削弱美元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霸权地位。 - 在美国总统特朗普执政下,贸易摩擦和金融制裁风险依然存在,黄金提供了规避美元体系潜在武器化的物理对冲,增强了国家金融韧性。 - 长期来看,随着中国经济影响力提升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推进,增持黄金是为未来可能出现的多极储备货币体系奠定基础,减少对单一储备货币的依赖。 金价飙升和美元挑战对全球资产配置有何深远影响? - 持续的黄金牛市和美元储备地位的潜在侵蚀,将促使全球投资者和机构重新评估其资产组合中的主权信用风险和货币风险。 - 投资者可能会进一步转向实物资产和非主权货币资产,以对冲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和通胀风险。这不仅利好黄金,也可能提振其他稀缺大宗商品和另类投资。 - 对于依赖美元融资或持有大量美元资产的经济体,其风险敞口将增加。同时,那些积极去美元化的国家可能获得更大的金融主权。 黄金矿商股价暴跌是否预示着金价上涨趋势的终结? - 黄金矿商股价的短期剧烈回调,主要是由金价在超买后技术性修正引发,而非基本面逆转。金价从高位回落5%是快速获利了结的体现,但并未跌破关键支撑位。 - 长期来看,只要推动中国及其他央行和投资者增持黄金的基本面因素(如地缘政治紧张、宏观不确定性、去美元化趋势)依然存在,金价的结构性牛市就不会轻易结束。 - 投资者应将矿商股价的短期波动视为潜在的低吸机会,而非趋势改变的信号,特别是在分析师预测金价长期目标高达5000美元至10000美元的背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