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坏账“蟑螂”预示全球经济面临新威胁

全球
来源: 南华早报发布时间: 2025/10/22 06:45:01 (北京时间)
坏账风险
金融稳定
主权债务
贸易政策
美联储独立性
坏账“蟑螂”预示全球经济面临新威胁

新闻要点

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的“当你看到一只蟑螂,很可能还有更多”的言论,再次提醒人们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教训。当时,大量坏账揭示了一个复杂且极度脆弱的金融产品迷宫,导致一些美国投资银行倒闭,股市用了六年才恢复失地。 目前,证据显示我们正再次接近危险。两家公司破产——汽车零部件制造商First Brand Group负债116亿美元申请破产保护,以及汽车经销商Tricolor负债超过10亿美元申请破产保护——暴露了区域性和投资银行的坏账风险。尽管美国市场在10月16日一些银行股价经历六个月来最大单日跌幅后反弹,且华尔街的恐慌指数(CBOE波动率指数)有所回落,但关于其他坏账持有敞口的规模及其潜在的全球影响仍存在诸多疑问。 此外,全球创纪录的主权债务、特朗普政府反复无常的贸易政策冲突以及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构成了额外的背景风险。虽然EY-Parthenon的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首席执行官仍在“投资以加速投资组合转型”,但私下里他们对国家资本主义以及美联储独立性受到侵蚀等问题表示日益担忧。这些不确定性可能再次导致“音乐停止”,正如前花旗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查尔斯·普林斯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初所言。

背景介绍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GFC)源于美国次贷市场崩溃,导致全球金融体系面临系统性风险。杰米·戴蒙的“蟑螂”比喻在金融界常被用来警示,单一的风险事件往往预示着更广泛、更深层次的问题。 当前,全球主权债务已达到创纪录水平,这限制了各国政府在经济下行时刺激经济或应对危机的财政空间。同时,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持续升温,以及特朗普政府时期反复无常的贸易政策,都为全球经济带来了显著的不确定性和下行风险。文章中提及对美联储独立性受侵蚀的担忧,与特朗普总统长期以来对美联储政策的公开批评和可能施加的政治压力背景相关联。

深度 AI 洞察

Q1: 为什么当前浮出水面的坏账问题比孤立事件更令人担忧? - 文章强调,除了First Brand Group和Tricolor等公司的具体破产事件外,更令人不安的是这些事件发生在宏观环境日益脆弱的背景下。 - 创纪录的全球主权债务、特朗普政府反复无常的贸易政策、不断升级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以及对美联储独立性受到侵蚀的担忧,共同构成了系统性风险。 - 在这种多重压力下,单个“蟑螂”事件更容易引发连锁反应,可能导致从区域性银行蔓延到更广阔金融体系的蔓延效应,类似于2008年的“雷曼时刻”风险。 Q2: 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可能如何加剧或缓解这些新兴的金融风险? - 特朗普政府“反复无常的贸易政策冲突”很可能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对全球供应链和贸易流动造成冲击,从而间接增加企业违约风险。 - 财政扩张性政策(可能导致主权债务进一步增加)和对美联储独立性的持续质疑,可能削弱美联储在需要时有效运用货币工具来稳定市场的能力,甚至可能导致政策失误。 - 这种政策不确定性和制度独立性的弱化,使得市场对未来应对潜在危机的能力持悲观态度,从而放大了金融风险。 Q3: 这些“蟑螂”事件对投资者在2025年中期进行资产配置有何战略性启示? - 投资者应优先考虑资产负债表稳健、现金流充裕且债务水平较低的公司,以抵御潜在的信贷紧缩和经济下行风险。 - 鉴于全球主权债务高企和地缘政治紧张,应重新评估传统的多元化策略,考虑增加对非相关资产或避险资产的配置,如黄金、高质量的主权债券(若有避险属性)。 - 密切关注全球央行(尤其是美联储)的政策走向及其独立性动态,警惕政策制定可能受到的非经济因素干扰。 - 审慎评估受贸易政策和地缘政治影响较大的行业和区域,寻求具有韧性和防御性的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