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消息人士:在中美关税战背景下,中国寻求与日韩建立三边货币互换

大中华区
来源: 南华早报发布时间: 2025/10/22 02:38:00 (北京时间)
货币互换
去美元化
中美贸易战
区域经济合作
东亚金融
中国人民银行
特朗普政府
消息人士:在中美关税战背景下,中国寻求与日韩建立三边货币互换

新闻要点

据消息人士透露,中国正与美国的盟友日本和韩国进行谈判,探讨建立三边货币互换机制。此举旨在特朗普总统贸易战的背景下,加强区域金融安全网并深化经济合作。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已在上周华盛顿举行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年会上,与韩国央行行长李昌镛和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就此问题进行了非正式讨论。这些讨论是三国长期推动三边合作的一部分。 货币互换是各国央行间提供本币流动性的常用工具,也能在债务危机期间提供金融纾困。此次政策讨论正值中国长期致力于提升人民币的国际使用,以对抗美元主导地位,并推动三国(其经济总量占全球四分之一)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日韩两国作为美国盟友,也受到华盛顿高额关税的影响,它们分别是中国2024年第四和第六大贸易伙伴。

背景介绍

当前全球经济格局受到多重因素影响,包括美国总统特朗普政府推行的保护主义贸易政策,特别是针对中国、日本和韩国的关税。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以削弱美元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主导地位。货币互换协议是各国央行之间常用的金融工具,旨在提供流动性支持和增强金融稳定性,尤其是在面临外部经济冲击时。中日韩三国作为亚洲重要的经济体,其贸易和投资联系紧密,2024年,韩国和日本分别是中国第四和第六大贸易伙伴。

深度 AI 洞察

中国推动三边货币互换的深层地缘政治动机是什么,除了其声称的经济利益? - 这项举措超越了简单的经济合作,是北京旨在提升其地区影响力、挑战美元主导地位并测试美国在亚洲联盟韧性的一项战略行动。它为地区国家提供了一个替代性的金融架构,减少对美国主导体系的依赖。 - 通过将日本和韩国(华盛顿的关键盟友)纳入这一机制,中国寻求在经济上将它们与美国脱钩,即使只是象征性地,从而在中美竞争中获得地缘政治筹码。 这项倡议将如何影响东亚更广泛的经济和政治格局,特别是对美国影响力的冲击? - 成功的三边货币互换将显著促进东亚内部的经济融合,可能形成一个更具凝聚力的贸易和金融区,减少对美元结算和美国金融体系的依赖。 - 它可能削弱美国在塑造地区金融规范和政策方面的传统影响力,迫使华盛顿重新评估其“印太战略”下的经济安全支柱。 - 对于日韩而言,这提供了一个平衡对美关系的工具,使其在与主要贸易伙伴(中国)打交道时拥有更大的自主权,尤其是在面临美国关税压力时。 如果此类互换协议得以实现,对地区货币和贸易流动会产生何种投资影响? - 投资者应预期该地区对美元的整体依赖将逐步下降,可能导致人民币、日元和韩元在区内贸易结算中的使用增加,从而可能增强这些货币的区域稳定性。 - 这将为专注于亚洲内部贸易和供应链的公司提供利好,因为它们可能面临更低的货币兑换成本和更少的汇率波动风险。同时,依赖美元融资或与美国市场深度绑钩的行业可能面临调整。 - 资本流动模式可能发生变化,随着区域内金融工具和机制的成熟,更多的资本可能留在亚洲内部循环,寻求美元以外的避险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