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师称,台积电的基础性作用表明其估值可能被低估,相较于英伟达

新闻要点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台积电)正因科技巨头对人工智能(AI)的狂热投入而获得前所未有的增长势头。作为全球领先的合约芯片制造商,台积电在先进芯片制造领域的领导地位持续巩固,其股价今年迄今已上涨51%,跑赢纳斯达克100指数的20%回报。 TriOrient Investments的Dan Nystedt指出,台积电的全球战略意义因“硅盾保护台湾”的概念而得以维持,并因大规模AI基础设施建设而被放大。Nystedt认为台积电的制造至关重要,即使没有英伟达也能发展良好,这暗示了其在芯片生态系统中的基础性地位。他强调,台积电在芯片制造领域的全球主导地位无与伦比,甚至英特尔也将其图形处理器(AI芯片的核心)外包给台积电制造。 面对强劲的AI需求,台积电上调了全年业绩指引,并将今年的资本支出提高到400亿至420亿美元。Nystedt承认AI需求或炒作存在逆转的风险,但强调台积电与客户密切合作以评估真实需求,避免产能过剩。先进晶圆的平均价格已达约8000美元,最新2纳米晶圆预计将达到30000美元。此外,英伟达和OpenAI等公司正在通过股权交换GPU等方式形成创新伙伴关系,大型金融机构也在通过收购数据中心进入AI基础设施领域,而台湾政府正考虑将AI基础设施列为重大公共工程以吸引长期资金。
背景介绍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台积电)是全球最大的专业集成电路代工制造商,为全球众多半导体公司生产芯片。其在先进工艺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特别是5纳米和3纳米等前沿技术,使其成为人工智能(AI)芯片制造的核心支柱,英伟达等主要AI芯片设计公司高度依赖台积电进行生产。 当前,全球正经历一场由AI技术驱动的基础设施建设热潮,主要科技巨头投入巨资开发和部署AI能力。台积电因此成为这场技术革命的关键受益者。然而,台积电的战略地位也使其置于地缘政治的聚光灯下,尤其是在美国与中国之间持续的贸易和技术紧张局势中,其被视为“硅盾”保护台湾的关键资产。2025年,在特朗普总统任期内,地缘政治不确定性依然是全球供应链和高科技投资的重要考量因素。
深度 AI 洞察
台积电的核心制造地位与英伟达的估值差距,揭示了哪些深层市场动态和投资者偏好? - 尽管台积电在AI芯片制造中扮演着基础性的、不可或缺的角色,其估值(市盈率约20倍)仍显著低于英伟达(约30倍),这不仅反映了代工模式与芯片设计公司在利润率和知识产权价值创造上的差异,更可能包含了对台积电所处地缘政治风险的溢价,即“台湾溢价”。投资者可能因担忧台湾海峡的潜在冲突而对台积电的估值持谨慎态度。 - 英伟达作为AI生态系统的先行者和平台提供者,其估值中包含了对其强大生态系统锁定效应、软件优势以及AI领域持续创新领导力的溢价。其商业模式更侧重于高毛利的设计和IP,而非资本密集型的制造,这吸引了寻求更高增长潜力和更少资本开支约束的投资者。 - 台积电的客户包括所有顶尖的AI芯片设计公司,这意味着它在整个AI硬件浪潮中是“卖铲子”的角色,无论哪家设计公司最终胜出,台积电都受益。然而,市场往往更青睐“淘金者”而非“卖铲人”,尤其是在技术突破和生态系统建立初期。 考虑到台积电的地缘战略重要性(“硅盾”)以及特朗普政府持续的中美贸易紧张,这如何塑造台积电的投资环境及其长期战略? - “硅盾”概念强化了台积电对台湾乃至全球的重要性,使其成为地缘政治博弈中的关键筹码。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优先”政策和对半导体供应链本土化的推动,增加了台积电在美国(如亚利桑那州)建厂的压力和成本,这在短期内可能侵蚀其利润率,但长期有助于分散风险并巩固与美国的战略伙伴关系。 - 中美科技竞争迫使台积电在客户选择和技术出口方面进行微妙的平衡。虽然其主要客户是美国公司,但中国市场对其他芯片类型仍很重要。美国政府将AI基础设施视为国家安全问题,可能通过补贴或限制进一步引导芯片制造的地域分布,从而影响台积电的全球布局和扩张策略。 - 台湾政府将AI基础设施列为重大公共工程的考量,表明其正积极利用台积电的战略地位,吸引长期资金并可能将其与国家安全绑定,以增强对抗外部压力的韧性。这可能为台积电提供额外的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但同时也增加了其作为国家战略工具的属性。 预测到2030年AI基础设施将产生数万亿美元的支出,当前“GPU换股权”和金融机构收购数据中心等创新融资模式的可持续性如何,尤其是在潜在的经济下行或政策调整背景下? - 这种创新融资模式,如英伟达与OpenAI的GPU换股权交易,反映了AI领域对资本的极度渴求和初创公司获取昂贵硬件的创造性方式。在高增长预期下,这类模式可以运作,但如果AI炒作降温或技术回报未达预期,股权的流动性和价值可能面临挑战,从而影响其可持续性。 - 大型金融机构如贝莱德和摩根大通收购数据中心,显示了对AI基础设施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这提供了一种更传统的融资渠道,通过资产支持和租金收益来获取回报。然而,这种模式也面临利率上升、房地产市场波动以及数据中心运营和维护成本高昂等风险。 - 鉴于AI基础设施的巨大资本需求,如果全球经济在2025年特朗普总统任期内面临宏观经济逆风(如高通胀、高利率或衰退),或者如果政府对AI领域的监管趋严,那么私人资本的投资意愿可能会减弱。届时,政府的财政支持(如台湾的公共工程分类)将变得更为关键,但这也可能意味着项目选择将更多地受到战略而非纯粹商业考虑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