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特朗普与澳大利亚达成85亿美元协议,挑战中国主导地位

全球
来源: Benzinga.com发布时间: 2025/10/21 19:38:10 (北京时间)
关键矿产
稀土
供应链安全
美澳关系
国防工业
特朗普与澳大利亚达成85亿美元协议,挑战中国主导地位

新闻要点

2025年10月20日,特朗普总统与澳大利亚总理安东尼·阿尔巴内塞在白宫签署了一项数十亿美元的伙伴关系协议,旨在确保全球关键矿产供应链的未来并加强防务合作。该协议名为“美澳关键矿产和稀土采矿及加工供应保障框架”,设立了一个双边响应小组,以协调政策、投资和项目交付。 该框架将引导数十亿美元的联合投资,用于对国防和技术至关重要的采矿、精炼和先进制造项目。美国进出口银行已发布七份意向书,总价值22亿美元,预计将撬动高达50亿美元的总投资。此外,两国政府将在六个月内直接投入30亿美元,形成一个总额达85亿美元的项目储备。澳大利亚的养老基金也在扩大对美国的投资敞口,预计到2035年将增至1.44万亿美元。 协议还加强了工业防务合作,澳大利亚将追加投资于安杜里尔水下航行器、阿帕奇直升机和美国制造的导弹防御系统,以强化AUKUS合作。两个高优先级采矿项目将立即获得支持:阿拉弗拉稀土公司(Arafura Rare Earths)的诺兰斯项目获得1亿美元股权投资,旨在提供全球约5%的稀土需求;美国铝业公司(Alcoa)与双日株式会社(Sojitz)的镓回收合资项目将获得堪培拉2亿美元的优惠股权和华盛顿的对等支持,旨在每年生产100吨镓,显著减少对中国的依赖。 高盛银行警告称,中国控制着全球69%的稀土开采、92%的精炼和98%的磁铁制造,即使10%的供应中断也可能导致1500亿美元的全球经济损失。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凯文·哈塞特表示,美澳伙伴关系是降低这种市场集中风险的最佳努力之一。

背景介绍

美中两国在技术、贸易和地缘政治领域的竞争日益加剧,使得关键矿产的供应链安全成为美国及其盟友的战略重点。中国目前在全球稀土和镓的生产和加工方面占据主导地位,这为西方国家带来了供应链中断和地缘政治胁迫的风险。 在此背景下,美国及其盟友一直在寻求多元化关键矿产来源,并投资于非中国主导的采矿、精炼和加工能力。澳大利亚作为拥有丰富关键矿产资源的盟友,自然成为美国在该领域合作的关键伙伴。此次协议是此前AUKUS安全协议的经济和工业延伸,旨在进一步巩固印太地区的安全与经济联系。

深度 AI 洞察

特朗普政府推动此项协议的深层地缘政治目标是什么? 除了确保关键矿产供应和加强防务合作等表面目标外,特朗普政府此举可能旨在: - 战略性脱钩: 逐步减少对中国关键矿产的战略依赖,特别是在国防和高科技领域,以削弱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影响力。 - 印太地区影响力: 通过深化与澳大利亚等盟友的经济和安全联盟,巩固美国在印太地区的领导地位,并形成对中国日益增长的区域影响力的制衡。 - 经济筹码: 建立替代性供应链,为未来与中国的贸易或地缘政治谈判提供更多筹码,从而在国际舞台上争取更有利的位置。 该框架将如何影响全球关键矿产和国防领域的投资流向与战略规划? 这项协议预计将对全球关键矿产和国防工业的投资格局产生多方面影响: - 非中国供应链投资激增: 随着美国及其盟友致力于“友岸外包”,针对中国以外关键矿产开采、精炼和制造项目的投资将大幅增加,尤其是在澳大利亚等资源丰富且政治稳定的国家。 - 供应链韧性溢价: 拥有多元化且非中国依赖性供应链的企业将获得更高的战略估值,吸引更多机构投资者关注。市场将为供应链的韧性支付溢价。 - 技术和创新驱动: 协议中的资金支持和合作机制将加速非中国阵营在关键矿产加工技术、回收利用以及先进材料科学方面的研发和创新,为相关技术公司带来新的增长机遇。 长期来看,此协议对中国在全球关键矿产市场的主导地位意味着什么,以及中国可能如何回应? 尽管短期内难以撼动中国的市场地位,但该协议的长期影响不容忽视: - 市场份额逐步侵蚀: 随着西方替代供应链的成熟,中国在全球关键矿产市场(特别是稀土和镓)的份额和定价权将面临长期压力,尤其是在高端应用领域。 - 刺激中国内循环: 面对外部“脱钩”压力,中国可能会进一步加速其关键矿产的国内整合、技术升级和战略储备,并强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资源合作,以巩固自身供应链的韧性。 - 技术反制风险: 中国可能利用其在关键矿产加工和磁铁制造领域的现有技术优势,通过出口管制或技术壁垒等方式进行反制,这将增加全球供应链的不确定性,并可能促使西方进一步加速自主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