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亿万富翁斯坦利·德鲁肯米勒抛售英伟达和Palantir持仓,转投两年内飙升243%的国际成长股

亚洲(不含大中华区和日本)
来源: The Motley Fool发布时间: 2025/10/21 19:14:00 (北京时间)
斯坦利·德鲁肯米勒
英伟达
Palantir Technologies
Sea Limited
人工智能估值
新兴市场电商
数字金融服务
Image source: Getty Images.

新闻要点

根据最新的13F文件,杜肯家族办公室(Duquesne Family Office)的亿万富翁斯坦利·德鲁肯米勒(Stanley Druckenmiller)在2024年第三季度至2025年第一季度期间,清仓了他基金所持有的英伟达(Nvidia)和Palantir Technologies的全部股份。 德鲁肯米勒的这一举动被解读为部分是获利了结,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可能在于他认为短期内人工智能(AI)领域存在“过度炒作”及相关公司估值过高。例如,英伟达和Palantir的市销率(TTM P/S)在10月17日分别高达27和131,远超历史经验中“下一个大事件”领导者能够长期维持的30倍水平。 与此同时,德鲁肯米勒大举买入总部位于新加坡的互联网公司Sea Limited(SE)。该股在过去两年中已上涨243%,其数字游戏(Garena)、数字金融服务和电商(Shopee)三大业务板块均实现了两位数的营收增长,且公司已实现盈利,展现出强劲的多元化增长潜力。

背景介绍

斯坦利·德鲁肯米勒是杜肯家族办公室的负责人,以其积极的投资策略和对成长型股票的偏好而闻名,其基金证券的平均持有时间不到七个月。机构投资者需在每个季度结束后45天内提交13F文件,披露其管理的资产配置情况,为市场提供了解顶级基金经理动向的窗口。 人工智能(AI)在过去三年中一直是华尔街最受关注的趋势。英伟达凭借其卓越的GPU成为数据中心AI运算的首选,并每年推出新芯片。Palantir则通过其Gotham(政府客户)和Foundry(商业客户)AI驱动的SaaS平台提供不可复制的数据分析解决方案,实现了惊人的回报。 Sea Limited在疫情初期曾是热门股,但随后因盈利能力受质疑而股价下跌。然而,通过管理层将重心转向盈利而非单纯追求营收增长,该公司目前已实现盈利,并重拾20%以上的年销售增长。

深度 AI 洞察

德鲁肯米勒的抛售除了获利了结,还可能传递出哪些更深层次的市场信号? - 预示着市场对AI领域估值泡沫的担忧正在从口头转向实际行动。像德鲁肯米勒这样的长期成功投资者,其“先知先觉”的退出,可能引发其他机构对AI高估值股票的重新评估,尤其是在当前市场对“下一个大事件”普遍过度乐观的背景下。 - 暗示了资本可能正在从高度集中的、由几家巨头主导的(如AI芯片)科技成长领域,向更具多元化、且已证明盈利能力的国际市场和新兴商业模式转移。 选择Sea Limited而非其他高成长股,体现了对后疫情时代增长叙事的何种重估? - 表明对“疫情受益股”的重新审视:Sea Limited在疫情中快速增长,但随后因盈利问题受挫。其成功转型并再次实现盈利性增长,验证了其商业模式的韧性,并可能被视为一种更“健康”的增长范本,超越了单纯依靠短期趋势的估值。 - 凸显了新兴市场数字经济的长期潜力:Sea Limited在东南亚和拉丁美洲等“欠银行服务”地区深耕数字金融和电商,其业务的持续高增长反映了这些地区数字化进程的强劲势头和未被充分开发的市场需求。 - 强调了“盈利性增长”的重要性:在经历了过去几年科技股的“增长优先”阶段后,市场,尤其是像德鲁肯米勒这样经验丰富的投资者,正回归对企业盈利能力和现金流的重视,寻求高增长的同时也要求有坚实的财务基础。 如果更多机构投资者效仿德鲁肯米勒的做法,对整体科技市场和投资组合配置将产生怎样的二级效应? - 可能加速AI相关股票的估值调整:如果其他基金经理也开始减少对AI“领导者”的敞口,可能会导致这些股票短期内面临更大的卖压,并促使市场对整个AI概念的估值进行更理性的修正。 - 促进投资组合的全球多元化:德鲁肯米勒转向新加坡公司Sea Limited,可能鼓励投资者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尚未完全被美国市场“定价”的优质成长标的,尤其是在新兴市场中发掘结构性增长机会。 - 增加主动管理型基金的吸引力:在市场风格转换、高估值板块面临压力的背景下,德鲁肯米勒这种果断的、有前瞻性的主动管理策略,可能会吸引更多资金流向那些能够灵活调整仓位、捕捉不同市场机会的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