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反垄断诉讼针对苹果应用分发和支付政策

新闻要点
一名代表55名中国iPhone和iPad用户的律师已向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提交投诉,指控苹果滥用其市场主导地位。 投诉称,苹果要求iOS应用必须在其平台分发和支付,并收取高达30%的佣金。提起诉讼的律师王琼飞曾在2021年对苹果提起类似案件,该案于2024年被法院驳回,目前正向中国最高人民法院上诉。 苹果在全球多地面临反垄断诉讼,包括欧盟和美国。公司曾表示欧盟《数字市场法案》(DMA)导致欧洲用户体验变差并面临新风险。欧盟委员会于4月对苹果处以5.8亿美元罚款,理由是其违反了允许开发者引导用户在应用商店外进行购买的规定,苹果正在对此进行上诉。在美国,司法部也对苹果提起垄断诉讼,指控其通过限制应用和设备开发者来阻止用户转向竞争对手。
背景介绍
苹果公司长期以来因其应用商店政策(包括应用分发垄断和高额佣金)在全球范围内面临严格的审查和反垄断挑战。在欧盟,其《数字市场法案》(DMA)旨在遏制大型科技公司的市场滥用行为,并已导致对苹果的罚款。 在美国,司法部针对苹果发起了全面的垄断诉讼,指控其通过限制开发者来维持智能手机市场的主导地位。中国是苹果的关键市场,针对其政策的法律挑战并非首次,这表明全球监管机构和开发者社区对科技巨头市场力量的持续担忧。
深度 AI 洞察
中国此次诉讼在何种程度上反映了超越市场公平竞争的更广泛地缘政治或科技主权考量? - 尽管表面上是反垄断,但此案可能与中国推动数字主权和减少对外国科技巨头依赖的战略目标相吻合。此类诉讼可以为国内科技公司创造更有利的环境,并增强中国对数字生态系统的控制。 - 在当前中美科技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对苹果等美国科技公司的持续审查,可能被视为中国在寻求技术自给自足和削弱美国在全球技术标准制定中影响力的长期策略的一部分。 - 鉴于此案的律师此前曾尝试且失败,这次再次提起诉讼,并直接上诉至最高人民法院,表明了挑战苹果政策的决心和可能存在的更深层次的支持,这可能不仅仅是个人用户维权的行为。 考虑到苹果在全球面临的类似挑战,中国诉讼的任何结果可能对苹果的全球商业模式和收入产生何种连锁反应? - 如果中国最高法院裁定苹果的政策构成垄断,并迫使其开放应用分发或降低佣金,这将在全球范围内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监管机构树立一个强有力的先例。 - 考虑到大中华区是苹果最重要的市场之一,任何对其应用商店收入模式的重大调整都可能直接影响公司的全球营收和利润率,尤其是在服务业务方面。 - 这种结果可能加速苹果在全球范围内被要求调整其平台策略的进程,从而削弱其对iOS生态系统的严格控制,并可能导致其服务业务的估值面临压力。 对于投资者而言,鉴于特朗普政府对华政策的持续不确定性,这种对苹果的集体诉讼应如何纳入其风险评估框架? - 投资者应将此类诉讼视为中美科技“脱钩”风险的潜在体现,而非孤立的市场监管事件。中国对美国科技公司的监管压力,可能与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相互作用,并可能升级。 - 鉴于特朗普政府继续致力于保护美国企业利益并可能采取报复性贸易措施,中国对苹果的严格裁决可能引发美国政府的反弹,从而在中美贸易关系中制造新的摩擦点,影响更广泛的投资环境。 - 长期来看,苹果在中国的运营环境将持续复杂化,投资者需要评估这种日益增加的监管和地缘政治风险对苹果在中国市场份额、供应链弹性以及整体盈利能力的影响,这可能需要公司调整其在华的商业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