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突破11.1万美元,经典图表模式预示未来将上涨70%
新闻要点
周一,比特币价格飙升至11.1万美元以上,主要受宏观经济状况改善和中美可能达成贸易协议的推动。技术分析显示存在多个看涨旗形模式,预示比特币价格在未来几周内可能达到18.6万美元至19.2万美元。 比特币在过去24小时内上涨4%,从周五的低点103,530美元上涨7.6%。其他主要加密货币如以太坊、XRP、Solana、BNB和狗狗币也上涨3%至5%,推动全球加密货币市值增长至3.78万亿美元。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确认将于10月31日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峰会,市场普遍认为紧张局势缓解和贸易协议达成的前景是加密货币的积极催化剂。此外,市场预计美联储在10月28日至29日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会议上将有99%的可能性降息25个基点,这可能进一步释放流动性。
背景介绍
当前时间为2025年,唐纳德·J·特朗普在2024年11月连任美国总统。在其政府任期内,中美贸易关系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焦点,紧张局势的升级或缓解对市场情绪,特别是风险资产如加密货币,产生显著影响。 近期加密货币市场曾因特朗普政府宣布对华关税以及美国地区银行不良贷款担忧等宏观经济事件而经历下跌。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包括利率决策和量化紧缩(QT)的立场,对全球流动性和风险资产估值也起着关键作用。市场目前高度关注美联储在2025年10月下旬可能的降息以及主席鲍威尔关于可能在2026年初结束量化紧缩的暗示。
深度 AI 洞察
中美贸易峰会的深层动机是什么,其对全球资产配置的影响能否持续? - 特朗普政府可能利用此次峰会作为其“美国优先”战略下的谈判工具,旨在获取具体经济让步,而非仅仅是缓解紧张局势。这种“交易型”外交可能导致市场波动性,因为任何未能满足预期的结果都可能迅速逆转当前乐观情绪。 - 尽管短期内可能提振风险资产,但长期来看,地缘政治竞争的结构性因素并未根本改变。投资者应警惕此类事件带来的短期利好,并审视其对供应链重塑、技术脱钩等长期趋势的影响,这可能导致资本从某些依赖全球化的领域流出。 美联储降息和量化紧缩结束的预期是否已过度定价,是否存在潜在的市场盲点? - 市场对10月降息99%的定价可能反映了对经济增长放缓或金融体系压力的深层担忧,而不仅仅是通胀受控。如果降息是应对经济下行风险的手段,那么其对风险资产的长期提振作用可能有限,甚至预示着更广泛的经济挑战。 - 鲍威尔暗示的量化紧缩结束(而非量化宽松)并不保证大规模流动性注入。如果银行体系因信贷风险或监管要求而惜贷,即便央行停止缩表,流动性传导机制也可能受阻。投资者需关注信贷市场的真实活跃度,而非仅是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规模。 比特币技术信号的强烈看涨是否忽视了宏观环境的脆弱性? - 尽管技术分析提供了清晰的看涨目标,但其效力通常与健康且可持续的宏观基本面相辅相成。在当前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如地缘政治紧张、区域银行风险)仍然存在的背景下,过度依赖技术信号可能忽略了潜在的黑天鹅事件。 - 比特币作为风险资产,其对宏观利好的反应往往是放大的。一旦宏观叙事发生逆转(例如中美贸易谈判破裂或美联储政策转向),其跌幅也可能同样剧烈。投资者应将技术预测与对宏观风险的审慎评估相结合,避免单一维度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