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天然气和石油预测:美联储鸽派转向和中国经济疲软施压油价

全球
来源: FX Empire发布时间: 2025/10/20 22:28:04 (北京时间)
原油价格
天然气价格
中美贸易
能源供应
中国经济
天然气和石油预测:美联储鸽派转向和中国经济疲软施压油价

新闻要点

油价下跌,因中美贸易摩擦再起和供应过剩担忧打压全球需求前景。国际能源署(IEA)预测2026年可能出现石油供应过剩,加剧了能源市场的看跌情绪。中国第三季度GDP增速降至一年来最低,预示着对石油和工业商品的需求减弱。世界贸易组织警告称,中美持续脱钩可能使全球产出长期减少多达7%。 美国总统特朗普重申,除非印度停止进口俄罗斯石油,否则华盛顿将维持对印度的关税,这可能导致廉价俄罗斯原油转向中国。美国钻井商上周增加了石油和天然气钻机,预示着在美国需求走弱的情况下,美国产量可能反弹。 天然气期货从斐波那契支撑位反弹,但面临50日EMA的阻力。短期情绪转为谨慎看涨,但需要后续买盘确认反转。WTI原油和布伦特原油均承压,未能突破关键阻力位,相对强弱指数(RSI)显示动能疲弱,整体短期情绪仍偏空,除非能收复关键移动平均线。

背景介绍

当前,全球能源市场正面临多重宏观经济和地缘政治逆风。中美贸易摩擦在2025年持续升级,特朗普政府对双边贸易采取强硬立场,包括征收新的港口费用和潜在的关税威胁。这不仅影响了全球供应链,也对世界两大经济体的能源需求前景构成压力。 与此同时,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特别是中国作为主要能源消费国的经济表现疲软,加剧了市场对原油和天然气需求的担忧。国际能源署(IEA)预测2026年可能出现石油供应过剩,进一步强化了市场对未来价格下行的预期。美国在特朗普政府的能源独立政策下,国内油气产量持续波动,而对俄罗斯能源出口的制裁和限制仍在影响全球原油流动和定价。

深度 AI 洞察

特朗普政府的贸易保护主义和地缘政治策略如何影响全球能源市场的效率和定价? 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优先”贸易政策,如对中国征收港口费用和对印度进口俄罗斯石油的关税威胁,正导致全球能源供应链碎片化,并推高交易成本,最终可能以更高的能源价格或更不稳定的供应形式转嫁给消费者。 俄罗斯廉价石油因制裁被限制进入某些市场,特朗普的政策可能促使其更多地流向中国,这可能会在短期内为中国带来能源成本优势,但同时也加剧了地缘政治紧张,并可能导致全球能源市场形成区域性定价。 面对IEA预测的2026年石油供应过剩和中国经济疲软,能源生产商和OPEC+联盟将面临哪些战略困境? 若供应过剩和需求不振的局面持续,OPEC+将面临维持市场份额与支撑油价之间的艰难权衡,可能需要更大幅度的减产,这会考验联盟的团结和成员国的财政承受能力。 非OPEC产油国,特别是美国,在低油价环境下可能会放缓甚至削减资本支出,这可能导致未来几年全球新产能投资不足,为长期的供应紧张埋下伏笔,一旦需求意外反弹,市场将缺乏弹性。 中国经济放缓及其与美国持续脱钩对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特别是其他新兴市场,有着怎样的深层影响? 中国经济增长模式从投资和出口转向国内消费,将显著改变其对工业大宗商品的需求结构,减少对铁矿石、铜等原材料的进口依赖,这可能导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中枢下移。 中美脱钩的加剧不仅影响两国贸易,还会通过全球供应链传导,迫使其他新兴市场在两大经济体之间做出选择或调整贸易策略,从而增加其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