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黄仁勋称英伟达在中国市场份额从95%降至0%:‘我认为美国不参与是个错误’

Greater China
来源: Benzinga.com发布时间: 2025/10/18 16:40:00 (北京时间)
英伟达
中国芯片市场
AI芯片
中美科技战
半导体
黄仁勋称英伟达在中国市场份额从95%降至0%:‘我认为美国不参与是个错误’

新闻要点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表示,该公司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已从95%暴跌至0%,并称英伟达的财务预测中已将中国营收设为零。黄仁勋认为,美国退出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计算机市场是一个错误,将损害两国利益。 英伟达销售额的暴跌是中美科技紧张局势升级的直接后果。据报道,北京已要求字节跳动和阿里巴巴等主要公司停止采购英伟达的AI芯片,即便这些芯片符合出口规定。 中国监管机构以安全风险为由扩大了打压范围,并宣布华为和寒武纪等国内公司目前提供的性能可与英伟达受限芯片媲美。此前,美光科技也决定退出中国数据中心市场。分析师指出,持续的贸易战正在加速中国在技术上的自给自足进程,并侵蚀美国的市场领导地位。

背景介绍

自特朗普政府再次执政以来,中美之间的技术脱钩战略持续深化。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对中国获取先进半导体和人工智能芯片实施了严格的出口管制。这些政策旨在遏制中国的技术进步和军事现代化。 作为回应,中国政府加快了在关键技术领域的国内自给自足努力。文章指出,北京已指示字节跳动和阿里巴巴等中国科技巨头停止购买英伟达的AI芯片,甚至包括那些为符合美国出口限制而专门设计的芯片。此外,中国监管机构也开始推广华为和寒武纪等本土芯片制造商,声称其产品性能已可与英伟达的受限芯片相媲美。这种背景导致了美国芯片公司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大幅萎缩,例如美光科技在2023年禁令后也退出了中国数据中心市场。

深度 AI 洞察

当前美国的芯片出口管制政策是否正在实现其战略目标,或者适得其反? - 黄仁勋的言论表明,虽然短期内限制可能减缓中国的进步,但长期影响可能适得其反。美国芯片公司在关键的中国市场份额归零,这不仅导致美国公司收入损失,更重要的是,它加速了中国本土芯片产业的崛起和替代。 - 这种政策从“遏制”演变为“加速本土化”,中国现在有了更强的动力和更明确的路线图来发展自己的先进芯片能力,这在中长期可能削弱美国在全球半导体技术领域的领导地位。 中国本土芯片制造商(如华为、寒武纪)实现“可比性能”的声明对市场动态意味着什么? - “可比性能”是一个关键且具有高度战略意义的声明。如果属实,这意味着中国不仅在通用计算领域,在AI芯片这一前沿领域也正在迅速填补空白。这将直接侵蚀美国公司未来的增长潜力。 - 投资者需要警惕,这意味着中国客户将有更多本土选择,降低对美国技术的依赖。这不仅仅是市场份额的损失,更是未来创新和技术标准制定主导权的潜在转移。 考虑到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优先”和技术脱钩战略,英伟达等美国科技巨头有哪些潜在的对策? - 英伟达等公司可能会加大对符合出口规定且不受限制的低性能芯片的研发,以期重新进入中国市场,即使利润率较低。这是一种在现有框架下维持存在感的策略。 - 其次,这些公司可能寻求通过游说政府,强调这些限制对美国企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造成的长期损害,以期在未来政策制定中获得一些灵活性。 - 此外,它们可能会加速多元化其全球业务,减少对任何单一市场的过度依赖,并在非中国市场寻找新的增长点,以对冲地缘政治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