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Strike CEO:银行承压、收益率暴跌,‘比特币嗅到麻烦’

北美
来源: Cointelegraph发布时间: 2025/10/18 16:40:00 (北京时间)
美国区域银行
银行危机
流动性危机
比特币
美联储货币政策
Strike CEO:银行承压、收益率暴跌,‘比特币嗅到麻烦’

新闻要点

美国多家区域银行正面临新的压力,尽管它们在2023年银行危机后加强了财务状况。Strike首席执行官Jack Mallers认为,比特币(BTC)正在准确地反映即将到来的流动性危机,并预测美联储不可避免的应对措施将推高BTC价格。 Mallers指出,比特币对流动性最为敏感,是“真相机器”,当银行承压、收益率暴跌时,比特币会率先感知到麻烦。他预计,美国将被迫注入流动性并大量印钞,届时比特币将再次率先上涨并跑赢所有其他资产。 文章提到,2023年3月的区域银行危机并未真正解决,只是通过政府救助和收购暂时掩盖,这导致了银行过度冒险的道德风险。华尔街对区域银行的健康状况日益担忧,因为其不良商业贷款被大量冲销,例如Zions Bank和Western Alliance的股价暴跌。有观点认为,美国银行系统仍脆弱不堪,靠隐性政府担保而非健全的财务实践支撑。 尽管Mallers预测比特币将受益,但其价格近期却跌至四个月低点103,850美元,随后小幅回升至107,000美元,但仍比历史高点下跌超过15%。BitMEX联合创始人Arthur Hayes建议,若区域银行危机扩大到需要类似2023年的救助,投资者应准备“购物”,逢低买入比特币。

背景介绍

2023年3月,美国爆发了一场区域银行危机,包括硅谷银行(SVB)、签名银行和第一共和银行在内的多家银行倒闭。美联储和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迅速采取行动,通过紧急流动性工具(如银行定期融资计划BTFP)和对所有存款(包括超出25万美元限额的存款)提供担保来稳定金融系统,以防止更广泛的蔓延。 然而,这些干预措施虽然短期内避免了系统性崩溃,但也引发了关于“道德风险”的担忧,即银行可能因为相信政府会提供支持而承担过高风险。此外,区域银行对商业房地产贷款的敞口,以及在利率上升环境下未对冲的长期资产导致的未实现损失,一直是它们财务健康的潜在隐患。市场对这些潜在问题的信心从未完全恢复。

深度 AI 洞察

当前美国区域银行压力重现的深层原因是什么?仅仅是商业贷款问题吗? - 表面的商业贷款冲销可能是触发因素,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2023年危机后结构性问题的“纸面掩盖”而非根本解决。美联储的紧急措施,如BTFP和存款全额担保,虽然避免了即时崩溃,却制造了道德风险,鼓励银行继续承担高风险,而未强制其进行深层资产负债表重组。 - 区域银行对商业房地产(CRE)市场的过度敞口是一个长期隐患。在特朗普政府任期内,经济政策可能刺激了某些领域的过度借贷,加之高利率环境持续,CRE违约率上升是必然结果。许多区域银行的盈利能力和资本缓冲可能不足以吸收这些持续的损失。 - 此外,对美联储未来货币政策路径的不确定性也加剧了市场紧张。若美联储被迫降息以应对经济放缓或银行危机,这可能被视为经济基本面恶化的信号,而非单纯的流动性注入,从而引发更广泛的市场担忧。 比特币在此情景下被视为“避险资产”或“对冲工具”的逻辑是否成立?其当前价格波动说明了什么? - Strike CEO Mallers的观点代表了“数字黄金”叙事的一个分支,即比特币作为一种去中心化、抗通胀资产,能在法定货币体系出现流动性危机或央行大规模印钞时保值甚至增值。从理论上看,如果央行被迫“印钞救市”,美元购买力稀释,比特币的稀缺性确实可能使其受益。 - 然而,比特币当前价格的下跌(触及四个月低点)表明,在实际的初期危机阶段,它仍被市场视为风险资产,而非立即的避险港。全球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加上对美联储可能继续维持高利率以对抗通胀的预期,可能导致投资者抛售风险资产。 - 这种矛盾反映了比特币作为“避险”和“风险”资产的双重属性。在市场恐慌的初期,流动性紧缩往往导致所有风险资产(包括加密货币)被抛售以弥补保证金或兑现;只有当“印钞救市”的预期真正成为政策现实,且法定货币信任度受损时,比特币的“避险”属性才可能充分显现。 美国政府和美联储在2025年面临区域银行压力重现时,其潜在的政策选择和长期影响是什么? - 在特朗普政府任期内,政府和美联储可能面临两难。政治压力会倾向于避免银行倒闭,尤其是在大选周期后。因此,像2023年那样的“纸面掩盖”式救助(如扩大存款担保、提供紧急流动性)仍是大概率选项,以维护短期金融稳定和市场信心。 - 长期来看,这种持续的救助会进一步强化道德风险,并可能导致“僵尸银行”现象蔓延,即那些本应破产的银行因政府支持而得以存活,阻碍市场有效出清。这不仅会加剧财政负担,也可能扭曲资本配置,抑制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 - 鉴于对通胀的持续担忧,美联储在注入流动性时可能会更加审慎,尝试通过更具针对性的工具而非全面量化宽松来应对,但最终仍可能难以避免对美元购买力造成压力。这将促使部分机构和高净值投资者重新审视资产配置,寻求美元之外的价值存储手段,从而进一步推动对黄金、比特币等替代资产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