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中国稀土出口管制走向全球,能否有效执行?

大中华区
来源: 南华早报发布时间: 2025/10/17 22:18:02 (北京时间)
稀土
出口管制
供应链安全
中美贸易冲突
关键矿产
中国稀土出口管制走向全球,能否有效执行?

新闻要点

中国已扩大其稀土出口管制制度,自12月1日起,将对使用中国稀土技术或含有达到指定比例的中国稀土的境外产品实施域外管制。此举被视为对美国扩大贸易制裁的对等回应,反映了华盛顿在先进芯片等敏感技术上的做法。 分析师指出,尽管中国试图效仿美国在贸易限制上的域外管辖权,但其缺乏类似美国成熟的合规架构。摩根士丹利认为,美国拥有数十年的法律框架、全球许可制度、盟友合作以及严格的责任执行机制,这些都使得中国在全球范围内有效执行其扩大的稀土出口管制面临挑战。

背景介绍

稀土元素是多种高科技产品生产中的关键原材料,而中国在全球稀土供应链中占据近乎垄断的地位,尤其是在采矿和精炼能力方面。长期以来,稀土一直是中国在地缘政治和贸易冲突中潜在的战略工具。 当前正值中美贸易冲突持续升级,美国特朗普政府此前已对多项中国高科技产品实施贸易制裁。此次中国扩大稀土出口管制,特别是纳入域外管辖要素,是北京对美国制裁采取的又一反制措施,旨在利用其在关键矿产领域的优势地位以应对贸易压力。

深度 AI 洞察

中国此次稀土出口管制扩张的真实战略意图是什么,而不仅仅是表面上的对等反制? - 表面上是对美国制裁的对等反制,但深层意图在于测试和建立其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强制性影响力,尤其是在美国及其盟友试图“去风险化”关键供应链的背景下。 - 北京希望通过施加“域外管辖”条款,迫使全球科技公司重新评估其供应链的地理多元化和技术来源,从而在关键技术领域争取更大的议价权。 - 此外,此举也可能旨在加剧西方国家在稀土替代技术和供应链重构上的成本和时间投入,为中国的技术升级争取战略窗口期。 摩根士丹利指出的中国在执行能力上的挑战,对稀土市场和相关产业的投资影响是什么? - 如果中国执行力不足,短期内对稀土供应的实际影响可能有限,这可能导致稀土价格波动加剧,因为市场将权衡政策意图与实际效果。 - 长期来看,执行挑战反而可能加速西方国家对稀土替代方案的研发投入和非中国供应链的建设,降低对中国稀土的依赖,从而削弱中国作为“稀土武器”的效力。 - 对于依赖稀土的全球高科技制造商而言,不确定性增加,可能促使他们加速囤积稀土库存,并加大对回收技术和非稀土材料的投资,这为相关技术公司带来新的投资机会。 鉴于特朗普政府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以及中国此次的反制措施,未来中美在关键矿产领域的冲突将如何演变? - 中美在关键矿产领域的冲突将从单纯的贸易摩擦升级为“供应链主权战”,双方都试图通过立法和行政手段,将本国供应链安全置于全球贸易规则之上。 - 预计特朗普政府将加大对国内稀土开采、加工和精炼的扶持力度,并通过与盟友建立“稀土俱乐部”来分散对华依赖,可能包括出台更多激励措施或限制中国相关技术进入美国市场。 - 中国则可能继续精细化其出口管制清单,并针对特定技术或应用实施差别化控制,以最大化其战略影响力,同时避免过度刺激全球市场导致其垄断地位加速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