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奢侈品市场放缓现触底迹象,路威酩轩持谨慎乐观态度

新闻要点
分析师指出,随着中国股市上涨和被压抑的需求开始提振消费者情绪,中国奢侈品市场可能正接近放缓的尾声。晨星股票研究总监Lorraine Tan和亚洲股票策略师Kai Wang对此持谨慎乐观态度,但质疑其可持续性。路威酩轩(LVMH)集团报告本年度首次季度增长,并表示中国消费“正接近稳定”,印证了这种谨慎乐观。 该法国奢侈品巨头第三季度销售额增长1%至183亿欧元(约212亿美元),超出预期。首席财务官Cecile Cabanis表示,该季度中国大陆销售额实现中高个位数增长,而中国游客海外消费则出现两位数下降。Cabanis补充说,考虑到中国长期存在的房地产低迷和高企的青年失业率,全面复苏仍需时日。
背景介绍
在2025年,中国经济正面临多重挑战,包括持续的房地产市场调整和青年失业率高企,这些因素共同影响了消费者的信心和购买力,尤其是在非必需品领域。 奢侈品行业对中国市场的依赖程度很高,中国消费者在全球奢侈品消费中占据了显著份额。因此,中国经济状况的任何变化都会对全球奢侈品巨头的业绩产生直接影响。路威酩轩(LVMH)集团作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集团,其在中国市场的表现被视为整个行业健康状况的重要风向标。
深度 AI 洞察
此次“触底”的真实驱动因素及其可持续性如何? 路威酩轩及分析师提及股市上涨带来的“财富效应”和“被压抑的需求”。然而,LVMH首席财务官也明确指出房地产长期低迷和青年高失业率。 - 这表明当前的“稳定”可能更多地依赖于特定富裕阶层或短期需求释放,而非广泛的、结构性消费复苏。 - “被压抑的需求”一旦释放,其后续增长动力存疑,难以持续。 - 结构性经济问题将继续抑制更广泛的中产阶级消费信心,限制奢侈品市场全面强劲反弹的深度和广度。 中国房地产困境和青年失业率对奢侈品市场可能产生哪些深层影响? 这些长期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可能会重塑中国奢侈品消费的未来格局: - 财富分化加剧:奢侈品消费可能进一步集中于金字塔顶端的超高净值人群,而过去支撑市场增长的“向上流动”中产阶级和富裕家庭的消费意愿和能力可能受到侵蚀。 - 消费观念转变:面对经济不确定性,消费者可能更倾向于购买具有保值性、经典设计或文化底蕴的奢侈品,而非纯粹的符号性或炫耀性消费。体验式奢侈品或小众高端品牌可能更受青睐。 - 市场两极分化:头部超豪华品牌可能依然坚挺,而中端奢侈品牌和时尚品牌面临的竞争压力和消费者流失风险更大。 对于全球奢侈品牌而言,中国消费者“境外消费两位数下降”意味着什么? 这一趋势可能预示着中国消费者奢侈品消费模式的结构性转变: - 境内消费市场重要性提升:即便总体消费增长放缓,品牌仍需加大对中国境内市场的投入,包括店铺网络、本地化营销和数字渠道,以适应消费回流。 - 旅游零售模式挑战:过去严重依赖中国游客的国际旅游零售中心(如巴黎、米兰、东京)将面临巨大挑战,需要重新评估其客户构成和策略。 - 价格策略调整:在境内外消费价差依然存在的情况下,品牌可能被迫调整其全球定价策略,以减少境内外套利空间,避免消费者因价格差异而选择境外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