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斯科特·贝森特称“中国对抗全世界”——那为何比特币跌至111,000美元?

全球
来源: Benzinga.com发布时间: 2025/10/16 00:52:14 (北京时间)
中美贸易战
稀土出口管制
比特币
地缘政治风险
特朗普政府
斯科特·贝森特称“中国对抗全世界”——那为何比特币跌至111,000美元?

新闻要点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IMF世界银行周期间表示,近期股市下跌不会影响华盛顿的对华政策,并指出投资者过分关注市场回调和与北京的贸易摩擦。她将中国近期对稀土出口的限制视为更广泛地缘政治博弈的一部分,并确认美方及其盟友正计划协调应对,称“这是中国对抗全世界”。 贝森特强调,即使股市下跌,特朗普政府也不会软化其贸易立场,并重申将半导体、造船和制药等关键产业回流美国的策略是核心目标。她承认稀土出口管制是“脱钩”的迹象,尽管美国不希望与中国“脱钩”。她还确认,特朗普总统与习近平主席的会晤仍按计划进行。与此同时,比特币价格跌至111,000美元左右,但仍维持看涨市场结构,技术分析显示若突破关键阻力位,可能上涨至150,000美元。

背景介绍

2025年,唐纳德·J·特朗普总统在其第二届任期内继续推行“美国优先”政策,特别是在贸易和地缘政治领域。其政府的核心战略之一是减少对中国的经济依赖,并通过“回流”关键产业来加强国内供应链弹性。 美国与中国的关系在贸易、技术、人权和地缘政治等多个方面持续紧张。稀土作为高科技产业的关键材料,其供应链的控制权一直是中美竞争的焦点。中国此前曾利用其在稀土供应方面的优势作为地缘政治筹码。加密货币市场,尤其是比特币,在2020年代中期经历了显著增长,但其价格波动性高,常受到宏观经济事件和地缘政治情绪的影响。

深度 AI 洞察

在全球对抗中国的言论下,为何特朗普-习近平会晤仍按计划进行?这背后可能有哪些更深层次的战略考量? - 贝森特的强硬言论可能旨在满足国内政治需求,并向盟友传递美国坚定不移的立场,以争取其在对华统一战线上的支持。这种公开的强硬姿态,与幕后保持高层沟通、甚至安排元首会晤,并非完全矛盾。 - 会晤的保留表明,尽管存在显著分歧和“脱钩”迹象,两国仍寻求管理竞争,防止冲突失控。这可能是一种“极限施压”策略,即在外交谈判前先通过强硬姿态争取有利地位。 - 特朗普政府可能将此类会晤视为直接传达底线、探测中方意图的必要渠道,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安抚担忧地缘政治紧张升级的市场情绪,即使政策立场不变。 面对市场下跌,特朗普政府坚持对华强硬政策,这对全球供应链和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意味着什么? - 这表明特朗普政府的地缘战略目标优先于短期经济波动。其“回流”关键产业的决心,即使以短期市场痛苦为代价,也预示着全球供应链的加速重构和区域化。 - 对于投资者而言,这意味着地缘政治风险溢价将持续存在,并可能成为新的市场常态。那些依赖全球化、尤其是高度依赖中国供应链的行业将面临持续的政策不确定性和成本上升压力。 - 专注于国内生产或拥有多元化供应链的行业和公司将可能受益。此外,政府对半导体、制药等关键行业的支持可能带来结构性投资机会,但这些机会也伴随着政策执行风险。 比特币在如此紧张的地缘政治背景下表现出韧性,这在多大程度上支持了其作为避险资产的论点,或者这仅仅是技术性反弹? - 比特币的韧性可能部分反映了其作为“数字黄金”的避险叙事,尤其是在传统市场(如股市)因地缘政治紧张而承压时。一些投资者可能将其视为对冲全球不确定性和传统金融体系风险的工具。 - 然而,其价格波动性仍高,且文章中也提及技术性支撑和“Uptober”预期,这表明投机性因素在当前价格走势中仍扮演重要角色。将其完全视为避险资产可能为时尚早,其与风险资产的相关性仍需长期观察。 - 长期来看,若地缘政治紧张持续,且传统金融体系面临更大挑战,比特币作为去中心化资产的吸引力可能进一步提升。但短期内,技术分析和市场情绪可能比基本面或避险叙事对价格影响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