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报告称,氢能储存市场收入预计到2028年将达到1968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76.8%

全球
来源: Benzinga.com发布时间: 2025/10/15 23:18:16 (北京时间)
氢能储存
清洁能源
可再生能源整合
燃料电池汽车
MarketsandMarkets
报告称,氢能储存市场收入预计到2028年将达到1968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76.8%

新闻要点

MarketsandMarkets™最新报告预测,氢能储存市场规模将从2023年的114亿美元增长到2028年的1968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76.8%。这一显著增长主要由全球清洁能源转型、燃料电池汽车(FCEV)的快速普及以及间歇性可再生能源的整合所推动。 报告强调,氢能储存是解决能源间歇性、电网稳定性和脱碳挑战的关键解决方案,尤其是在各国努力实现净零排放目标之际。亚洲太平洋地区预计将成为2023年至2028年期间第二大市场,仅次于北美,这得益于其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和减排需求。 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电力公用事业在整合可再生能源和提供备用电源方面的领先作用;气态储存形式因其高效率和现有基础设施而占据主导地位;以及压缩技术因低能耗和高密度而成为增长最快的技术。在应用方面,固定式电源预计将超越交通运输领域,成为市场份额最大的部分,因为它能够为数据中心、工业设施和电网提供稳定、无排放的电源。

背景介绍

氢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载体和储存介质,在全球向可持续能源系统转型的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能够储存来自太阳能和风能等间歇性可再生能源的过剩电力,并在需要时释放,从而解决电网稳定性和能源独立性的挑战。 与电池不同,氢能储存的能量保持时间更长,可达数天或数周,这使其成为长期储能和离网弹性的理想选择。全球各国政府和企业正在大力投资氢生态系统,通过激励零排放技术、氢枢纽和长期储存解决方案来推动其发展。

深度 AI 洞察

如此高的增长预测及其主要驱动因素背后隐藏的战略意义是什么? - 报告所揭示的76.8%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和1968亿美元的市场规模,不仅反映了对氢能储存的强劲需求,更深层地表明了全球能源安全和主权战略的深刻转变。各国正寻求通过多元化能源结构、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来增强国家韧性,而氢能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技术。 - 电力公用事业和固定式电源应用的领先地位,意味着氢能储存首先被视为现有电网基础设施的补充和增强,而非颠覆性替代品。这使得其更容易获得传统能源行业的接受和投资,从而加速其商业化进程。这种“渐进式转型”的策略有助于规避大规模基础设施改造的巨大成本和政治阻力。 - 亚洲太平洋地区作为增长引擎凸显了区域性清洁能源竞赛和产业集群效应。中国、日本、韩国等国不仅是主要能源消耗国,更是积极的绿色技术投资者。这种区域性的集中投资可能会形成规模经济和技术突破,从而进一步巩固该地区在全球氢能领域的领导地位。 考虑到全球氢能发展的性质,当前的美国政策(特朗普政府)将如何影响这种预计增长的可行性和速度? - 特朗普政府对传统能源的持续支持以及对“美国优先”能源独立的强调,可能会对美国国内的氢能基础设施投资产生复杂影响。虽然其政府可能不会直接阻碍绿色氢能的发展,但缺乏像前几届政府那样强烈的联邦激励和税收优惠,可能会导致美国在与欧洲和亚洲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 尽管如此,国防和工业脱碳方面的国家安全考量仍可能推动对氢能的战略投资,尤其是在压缩技术等成本效益高的领域。例如,军用基地和工业园区可能被视为部署氢能固定式电源的理想场所,以增强能源韧性。 - 国际层面,特朗普政府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和对气候协议的谨慎态度,可能会影响全球氢能供应链的形成和国际合作的步伐。如果美国对关键技术或材料设置贸易壁垒,可能会推高全球氢能项目的成本,从而减缓其部署。 除了乐观的增长预测外,投资者还应考虑哪些不那么明显的风险或竞争动态? - “灰氢”与“绿氢”之争: 报告并未明确区分不同生产方式的氢气。目前市场上大部分氢气(灰氢)仍通过化石燃料生产,伴随碳排放。如果政策和市场对“绿氢”(通过可再生能源电解水生产)的要求日益严格,那些依赖传统生产方式的公司可能会面临转型压力和 stranded assets 风险。 - 技术路线之争: 尽管压缩技术目前领先,但液化和材料基储存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任何一种新技术的重大突破都可能改变市场格局,使投资者面临技术过时或投资回报率下降的风险。此外,与电池技术(尤其是长时储能电池)的竞争也在加剧,氢能需持续证明其成本效益和规模优势。 - 基础设施瓶颈: 即使氢气生产和储存技术成熟,缺乏广泛的输送和加注基础设施仍是其大规模应用的主要障碍。现有天然气管道的改造成本巨大,新建专用管道则面临选址和审批挑战。这些基础设施的滞后可能导致需求无法有效转化为市场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