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关税被AI“掩盖”,正悄然损害经济:“我们才看到一半…”

新闻要点
投资者史蒂夫·艾斯曼和CNBC高级经济记者史蒂夫·利斯曼警告称,人工智能(AI)领域的大规模投资浪潮正在掩盖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关税造成的严重经济损害。这导致美国经济健康状况的图景具有欺骗性,呈现出AI行业蓬勃发展而其他众多行业却在悄然挣扎的“K型”经济现实。 利斯曼强调,AI领域巨大的股市收益已将注意力从关税的普遍负面影响上转移开,尤其对缺乏资源来吸收成本或驾驭复杂全球供应链的小企业造成冲击。他指出,公司一直在将初步关税成本吸收到利润率中,但这种策略无法无限期持续。 数据显示,经济目前感受到的有效关税税率约为10%,而实际征收税率接近18%,这意味着关税的全部经济影响中大约一半尚未显现。这种延迟的影响表明,对依赖进口投入的制造商和美国消费者而言,巨大的压力正在AI驱动的市场繁荣表面之下悄然积聚。
背景介绍
自2018年以来,美国在特朗普总统执政期间实施了一系列广泛的关税,旨在保护国内产业、减少贸易逆差,并迫使贸易伙伴改变其贸易行为。这些关税覆盖了从钢铁、铝到各种中国商品等多种产品。虽然支持者认为关税能够促进国内制造业并创造就业机会,但批评者警告称,它们会增加消费者成本、损害美国出口商,并扰乱全球供应链。 当前正值2025年,特朗普总统再次当选,其“美国优先”的贸易政策预计将继续甚至可能升级。与此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股市中的巨大估值,已成为美国经济增长和市场表现的一个主导叙事,这使得评估关税对实体经济的真实影响变得复杂。
深度 AI 洞察
关税的真实经济成本是否真的被AI热潮显著低估? - 是的,文章明确指出AI领域的巨大市场收益和投资热潮,正在掩盖关税对更广泛经济体造成的结构性损害。这种“K型”复苏意味着财富和增长集中在少数高科技领域,而传统制造业、小企业和依赖进口投入的行业则面临持续的压力。 - 这种掩盖效应导致市场和政策制定者可能对经济的整体健康状况产生误判,从而延迟对潜在问题的有效应对。 关税的延迟影响对投资者有何战略意义? - 关税的全面影响尚未显现,意味着未来的经济逆风可能比市场目前预期的更为强劲。企业利润率的持续压缩和消费者成本的累积,最终将转化为需求减弱和企业盈利能力下降。 - 投资者应警惕那些看似稳健但其盈利严重依赖全球供应链、对进口成本敏感的行业。同时,这可能促使供应链的进一步本地化或“友岸外包”,为特定国内产业带来长期投资机会。 在AI繁荣的背景下,投资者应如何识别和对冲关税风险? - 投资者应超越AI驱动的指数表现,深入分析更广泛市场的基本面,关注传统经济部门的盈利报告、中小企业信心指数和消费者支出数据。 - 对冲策略可以包括增加对具有强大国内供应链、非贸易暴露或能够有效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的公司的敞口。同时,考虑投资于那些可能受益于供应链重构的自动化、机器人和国内基础设施公司。短期内,防御性股票或对冲通胀的资产也可能提供一定的保护,因为关税本质上是一种通胀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