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ymo 计划在伦敦推出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标志着其欧洲首秀

新闻要点
Alphabet 旗下的 Waymo 计划在未来几个月内在伦敦启动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的测试,并计划于2026年正式推出商业服务,前提是获得监管机构和地方政府的批准。这将是 Waymo 继东京之后第二个国际市场,也是其在欧洲的首次亮相。 Waymo 在美国市场积极扩张,目前已在洛杉矶、凤凰城、旧金山、亚特兰大和奥斯汀提供商业服务,并计划进入迈阿密、华盛顿特区和纽约市。在伦敦,Waymo 车队将由搭载其 Waymo Driver 系统的捷豹 iPACE 电动汽车组成,并与 Moove 合作进行运营和维护。 英国政府于2025年6月宣布了加速自动驾驶汽车商业试点项目的框架,以吸引相关投资。伦敦市也设定了到2041年实现“零愿景”交通系统伤亡的目标。Waymo 声称,根据其数据分析,其系统在导致伤害的碰撞事故中比人类驾驶员少五倍,在与行人的碰撞事故中少十二倍。该公司已累计完成1亿英里完全自动驾驶里程和超过1000万次付费载客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英国本土的自动驾驶初创公司 Wayve(由软银和微软支持)也计划于明年在伦敦推出自动驾驶出租车商业试点,该公司采用类似于特斯拉的纯视觉系统,与 Waymo 的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多传感器融合方案形成对比。Waymo 是 Alphabet “其他赌注”部门的一部分,该部门在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营收3.73亿美元,亏损12.5亿美元。
背景介绍
Waymo 是 Alphabet 旗下的自动驾驶技术公司,是该领域内的先行者和领导者之一。其业务被归类为 Alphabet 的“其他赌注”部门,该部门专注于前瞻性技术投资,但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盈利能力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全球自动驾驶行业正处于关键发展阶段,技术成熟度、监管框架和商业化落地是主要挑战。各国政府正积极制定政策以吸引和支持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英国近期宣布的加速自动驾驶汽车商业试点框架,以及伦敦的“零愿景”目标,都为 Waymo 等公司进入该市场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和潜在的社会需求基础。 市场竞争激烈,Wayve 等本土初创公司也瞄准了伦敦市场,并采取了不同的技术路线(纯视觉 vs. 多传感器融合),这反映了自动驾驶技术路径尚未完全收敛,各方都在探索最佳解决方案。Waymo 此次进入欧洲市场,是其全球化扩张战略的重要一步,也是对其技术和商业模式在不同地理和监管环境下适应性的考验。
深度 AI 洞察
这项扩张对 Alphabet 的“其他赌注”部门的财务表现意味着什么? - 伦敦市场的启动,短期内将增加 Waymo 的运营成本和研发投入,加剧“其他赌注”部门的亏损。鉴于该部门Q2 2025已亏损12.5亿美元,新市场的初期投入将进一步拖累其盈利时间表。 - 尽管如此,长期来看,成功在伦敦等主要国际城市实现商业化,有望扩大 Waymo 的服务范围和营收基础,为“其他赌注”部门的整体估值和未来盈利潜力提供关键支撑。然而,鉴于自动驾驶技术的高昂成本和漫长商业化周期,投资者应保持谨慎乐观。 Waymo 和 Wayve 在伦敦市场的竞争,对自动驾驶技术路线之争有何启示? - 这场竞争凸显了自动驾驶行业内两大主流技术路径——Waymo 代表的多传感器融合方案与 Wayve(及特斯拉)代表的纯视觉方案——的持续对决。伦敦作为重要的全球城市,将成为两大路线进行实际商业化验证的试验场。 - 结果将对未来全球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方向产生深远影响。如果 Wayve 的纯视觉方案在复杂的伦敦城市环境中被证明高效且安全,可能会降低自动驾驶硬件成本,加速普及。反之,Waymo 的方案若能凭借其冗余和鲁棒性获得市场信任,将巩固其技术路线的地位。 英国政府对自动驾驶的支持力度,对其他地区乃至全球的监管环境有何示范效应? - 英国政府通过加速框架吸引自动驾驶投资,并结合伦敦的“零愿景”安全目标,展现了一种积极拥抱和规范自动驾驶的政策态度。这种平衡创新与安全的做法,可能对欧洲其他国家乃至更广泛的全球市场形成示范效应。 - 如果英国的先行者模式取得成功,可能会促使更多国家和城市加快制定类似的监管框架,从而为自动驾驶技术的全球推广创造更有利的环境。然而,考虑到各国交通法规、基础设施和公众接受度的差异,复制并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