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掉中国吧,美联储才是美国国债的最大卖家——减持1.5万亿美元,而外国持有量保持稳定

新闻要点
最新分析显示,美联储在过去三年中一直是美国国债的最大卖家,自2022年5月31日以来已减持1.5万亿美元。这项量化紧缩(QT)政策的规模远超所有其他国家,包括日本和中国等主要外国债权人的持有量保持稳定。 Crescat Capital LLC的分析师Otavio Costa强调,美联储的积极抛售在美国国债市场造成了结构性需求缺口,鉴于政府不断增长的融资需求,他认为这种趋势是不可持续的。Costa建议美联储或美国政府的其他部门最终将需要重新成为国债的主要买家。他认为,这种政策转变可能导致美国走向“全面金融抑制”框架,即政府采取措施将资金引向自身。
背景介绍
这则新闻的背景是美联储自2022年启动的量化紧缩(QT)政策。QT旨在通过缩减其庞大的资产负债表来撤回货币刺激措施,主要方式是允许其持有的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到期而不进行再投资,从而减少银行体系中的流动性并抑制通胀。 在特朗普总统于2024年连任后,其政府可能会继续推行财政扩张政策,这可能导致政府借贷需求增加。美联储在市场中作为主要买家角色的减弱,以及政府持续的融资需求,共同构成了美国国债市场的关键挑战。
深度 AI 洞察
美联储大规模量化紧缩对美国国债市场的深层结构性影响是什么? 美联储减持1.5万亿美元国债不仅仅是供需平衡的简单调整,它标志着一个关键的结构性转变: - 买家真空: 过去十多年来,美联储一直是美国国债最重要的边际买家。它的撤出留下了巨大的需求缺口,而外国买家并未填补,这要求其他私人部门买家以更高的收益率承担更多风险。 - 流动性压力: 随着最大买家的退出,市场深度可能下降,导致波动性增加,尤其是在财政部发行新债以满足不断增长的政府支出时。 - 财政纪律缺失: 美联储的缺席将迫使财政部更直接地面临市场对其借贷需求的评估,这可能最终对未来的财政政策构成更大压力,但也可能暴露其缺乏财政约束。 考虑到特朗普政府的财政政策,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策略将如何与国债市场稳定性相互作用? 特朗普政府倾向于通过减税和增加开支来刺激经济增长,这通常会导致财政赤字和国债发行量增加。这种财政扩张与美联储的量化紧缩政策之间存在内在的紧张关系: - 债务负担加剧: 持续的财政赤字将要求发行更多国债,而美联储作为主要买家的缺席,将导致市场必须吸收这些新增供给,可能推高收益率,增加政府的利息成本。 - 政策冲突: 如果市场收益率飙升,美联储可能会面临来自政府的巨大压力,要求其放缓量化紧缩或重新开始购买国债,以避免财政危机,这可能损害其独立性并引发通胀担忧。 - “金融抑制”的诱惑: 如果市场无法有效吸收国债供给,政府可能被迫考虑“金融抑制”手段,例如通过监管施压或引导资金流向国债市场,以保持借贷成本在可控范围内。 如果美国真的走向“全面金融抑制”,对投资者将产生哪些影响? Otavio Costa提出的“全面金融抑制”框架,如果实现,将对投资环境产生深远影响: - 实际收益率受压: 金融抑制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降低政府的实际借贷成本。这通常意味着利率被人为压低至通胀率以下,导致债券持有人的实际回报为负。 - 资本配置扭曲: 政府可能通过监管、税收或其他机制引导资本流向国债,从而扭曲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并可能抑制私人投资和创新。 - 寻求实际资产: 投资者可能会转向黄金、大宗商品、房地产和拥有定价权的公司股票等实际资产,以对冲通胀和负实际收益率的影响。 - 美元地位风险: 长期来看,如果美国通过金融抑制来管理其债务,可能会削弱市场对美元和美国国债作为全球储备资产的信心,从而对其国际地位构成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