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麦(ASML)第三季度订单额达63亿美元,超出预期,AI需求和EUV采用推动2025年强劲展望

新闻要点
荷兰半导体设备公司阿斯麦(ASML)公布第三季度净订单额达54亿欧元(约62.7亿美元),超出市场预期的53.6亿欧元。同期净销售额为75亿欧元(约87.1亿美元),毛利率为51.6%,净利润达21亿欧元(约24.4亿美元)。 首席执行官Christophe Fouquet指出,AI需求、EUV(极紫外光刻)技术普及以及High NA EUV技术进展是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公司已首次出货先进封装工具TWINSCAN XT:260,并与英伟达支持的Mistral AI合作,将AI嵌入其产品组合以提升芯片良率和系统性能。 阿斯麦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销售额为92亿至98亿欧元,全年销售额较2024年增长约15%,毛利率接近52%。尽管预计2026年中国市场销售额可能下降,但公司预期2026年总净销售额不会低于2025年。盘后交易中,阿斯麦股价上涨0.19%。
背景介绍
阿斯麦(ASML Holding NV)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设备制造商,尤其以其在光刻技术领域的垄断地位而闻名,特别是其极紫外光刻(EUV)系统,这是生产最先进半导体芯片的关键。 EUV技术利用短波长紫外光在硅晶圆上蚀刻超精细图案,是推动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和先进电子产品发展不可或缺的。阿斯麦的业绩常被视为全球半导体行业健康状况的风向标。中国市场一直是阿斯麦的重要收入来源,但鉴于美国特朗普政府持续实施的技术出口管制,尤其是针对先进半导体设备,其对华销售面临不确定性。
深度 AI 洞察
在全球AI竞赛和美国对华技术限制的背景下,ASML的强劲表现及其对2026年中国市场销售额下降的预期有何深层含义? - ASML的业绩凸显了全球对先进计算能力,特别是AI芯片的结构性需求,这种需求正在超越地缘政治带来的短期波动。EUV技术作为核心瓶颈环节,其市场地位难以撼动。 - 尽管预计2026年中国销售额将下降,但ASML的整体营收展望保持稳定,这表明其正在成功地进行市场多元化或通过其他地区的需求增长来弥补,例如韩国、台湾和美国芯片制造商对先进EUV技术的持续投资。 - 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技术限制旨在减缓中国在先进芯片领域的进步,ASML的预测间接确认了这些政策的长期效力。然而,ASML的“总净销售额不低于2025年”的声明也暗示,即便没有中国市场,全球其他市场的强劲需求足以支撑其增长。 ASML与英伟达支持的Mistral AI合作将AI技术嵌入其产品组合,这对未来半导体制造效率和行业竞争格局意味着什么? - 这不仅仅是ASML在制造流程中应用AI,更是半导体设备制造商与芯片设计公司生态系统深度融合的信号。通过AI优化芯片良率和系统性能,ASML能进一步提升其设备的价值主张,强化客户粘性。 - 这种合作预示着“AI赋能制造”将成为先进半导体生产的新常态。设备智能化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加速下一代芯片的迭代,从而提升整个价值链的竞争力。 - 对于投资者而言,这表明ASML正在积极应对行业前沿挑战,通过技术创新巩固其在半导体生态系统中的核心地位,而不仅仅是作为纯粹的设备供应商。 考虑到ASML在先进光刻领域的垄断地位,其在中国市场面临的挑战是否会促使中国加速自主研发,从而在长期内对其构成威胁? - 中国自主研发先进光刻机的努力长期存在且正在加速,ASML面临的出口限制无疑会进一步刺激这一进程。然而,光刻技术的高度复杂性、专利壁垒和庞大的供应链使其短期内难以被复制。 - ASML的垄断地位源于数十年的巨额研发投入和技术积累,即使中国投入巨资,也需要极长时间才能达到相似水平,尤其是在EUV领域。在此期间,ASML的客户仍然依赖其技术。 - 投资者应关注中国在DUV(深紫外光刻)领域的进展,这可能在中低端芯片制造方面形成竞争,但对于ASML最核心的EUV业务,短期内仍无有效替代方案。ASML的挑战在于如何在维持市场领导地位的同时,应对潜在的长期技术民族主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