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辉瑞首席执行官称美国制药业需与中国合作

全球
来源: 路透社发布时间: 2025/10/15 19:18:00 (北京时间)
辉瑞
中美医药合作
生物制药创新
临床试验
制药产业
Pfizer CEO Albert Bourla speaks on the day U.S. President Donald Trump announces a deal with Pfizer to sell drugs at lower prices, in the Oval office of the White House in Washington, D.C., U.S., September 30, 2025. REUTERS/Ken Cedeno Purchase Licensing Rights, opens new tab

新闻要点

辉瑞首席执行官艾伯乐(Albert Bourla)表示,美国制药业需要与中国制药业合作,因为中国凭借其快速的流程,在过去十年中已占据全球药物开发的30%。他在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晚宴上指出,中国目前的创新药候选药物约为1200种,而十年前大约只有60种。 艾伯乐的此番言论正值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针对其主要经济竞争对手中国实施一系列关税措施,旨在缩小贸易逆差、促使制造业回流并打击芬太尼贸易。尽管美国众议院去年通过一项旨在限制与中国制药公司业务的法案(但未获参议院通过,新版本已于今年初重新提出),美国和欧洲制药公司仍寻求与中国合作以补充其药物研发管线。 今年早些时候,辉瑞与中国三生制药(3SBio Inc)达成一项协议,许可其一项实验性癌症疗法,预付12.5亿美元,并可能根据开发里程碑再支付48亿美元。艾伯乐强调,去年中国生物技术公司占据了所有大型制药公司药物许可交易的近三分之一,这标志着创新来源的重大转变。他还提到,中国生物制药公司招募临床试验患者的速度比美国公司快2到5倍。

背景介绍

当前,美国与中国之间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持续存在,尤其是在贸易领域。特朗普总统政府通过对中国商品征收关税,并试图通过立法限制美国公司与中国实体,特别是制药行业的业务往来,以应对贸易逆差和供应链问题。 尽管存在这些政治和立法压力,全球制药行业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和兴趣并未减弱。中国在过去十年中,通过政策支持、研发投入和庞大的患者群体,显著提升了其在生物制药领域的创新能力和市场地位,成为全球药物研发的重要力量。

深度 AI 洞察

辉瑞首席执行官在当前美中紧张局势下公开呼吁合作,其潜在的深层商业和战略动机是什么? - 辉瑞首席执行官艾伯乐的言论,超越了表面上的“速度、成本和规模”优势,更深层次上是对地缘政治逆风下商业现实的强有力表态。这表明制药巨头认为在生物制药领域与中国“脱钩”既不切实际也无益于全球健康创新,最终将损害股东价值。 - 艾伯乐提及中国创新药许可交易占比近三分之一,以及辉瑞与三生制药的巨额合作,明确指出中国已从单纯的生产基地转变为不可或缺的研发伙伴。此举也可能是一种积极的游说策略,旨在对抗美国可能出台的进一步限制性立法,强调行业对全球合作以补充研发管线和加速临床试验的依赖。 考虑到美国持续的立法努力试图限制与中国药企的业务往来,中国临床试验患者招募速度(比美国快2-5倍)如何从根本上重塑全球药物开发经济学和监管格局? - 中国快速的患者招募能力,不仅是成本和效率优势,更是全球药物研发竞争力的关键差异化因素。在创新药研发周期日益延长、成本不断攀升的背景下,更快的临床试验意味着更早的市场准入和更长的专利保护期,对药企的营收和盈利能力至关重要。这使得中国成为全球临床试验的“加速器”,即使在政治压力下,跨国药企也难以割舍。 - 这种速度优势也给美国监管机构和立法者带来了两难困境:过度限制与中国的合作可能导致美国公司在创新药上市速度上落后,损害美国患者的利益。这迫使政策制定者在国家安全、经济竞争力和公共健康之间进行艰难权衡,并可能促使美国国内改革临床试验审批和招募流程,以应对中国的挑战。 面对中国生物制药创新力量的崛起,美国在保持全球生物技术领导地位方面面临哪些未被充分认识的长期战略挑战? - 中国在生物制药领域的崛起,不仅仅是成本优势或模仿能力,而是其在基础研究、创新药研发和临床转化方面的系统性进步,尤其是在肿瘤、免疫等前沿领域。美国面临的长期挑战在于,如果政治壁垒导致美国公司无法有效利用中国的创新资源和庞大患者群体,可能会削弱美国在全球生物技术领域的整体竞争力,而非仅限于成本效率。 - 此外,中国通过“创新来源”的转变,正在构建一个独立且日益强大的生物制药生态系统,这可能导致长期内全球药物供应链和研发中心的分散化。美国若一味强调“脱钩”,可能错失参与和影响这一新格局的机会,从而在未来的全球健康创新竞赛中处于被动地位,尤其是在新兴治疗领域,中国可能通过其独特的研发和市场路径实现弯道超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