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寻求通过没收案件将140亿美元加密货币纳入储备
新闻要点
美国司法部宣布,一项涉及大规模加密货币欺诈计划的刑事起诉已解封,可能使美国政府的国家比特币储备增加约140亿美元。 根据发布的消息,当局已对127,271枚比特币(价值约144亿美元)提起没收诉讼。这些比特币与柬埔寨一家公司(Prince Holding Group)的创始人兼董事长陈志(Chen Zhi)被起诉有关,他被控策划了加密投资骗局。 美国财政部外国资产控制办公室(OFAC)在起诉书解封的同一天,对陈志的公司及其关联实体实施了制裁。如果陈志在纽约东区联邦地区法院被判有罪(他面临电信欺诈和洗钱共谋指控),这项比特币没收将成为自特朗普总统于三月通过行政命令设立国家比特币和加密储备以来,美国战略储备中最大规模的加密货币增补之一。
背景介绍
2025年3月,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通过行政命令设立了美国的国家比特币和加密货币储备。这一举措标志着美国政府首次正式建立数字资产储备,将其视为国家战略资产的一部分。 此次没收案件涉及的140亿美元比特币,如果最终获批,将成为此新设立储备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反映出美国政府在数字资产领域的双重策略:一方面通过执法行动打击非法活动并没收犯罪所得,另一方面则将这些资产纳入国家战略储备,以增强其在全球金融和技术领域的地位。
深度 AI 洞察
美国政府通过没收获取大量加密货币的战略意义何在? 美国政府通过没收获得的巨额加密货币,特别是比特币,具有多重战略意义: - 储备多元化与国家资产负债表强化: 这不仅增加了美国政府的数字资产储备,也为国家资产负债表增添了新的价值维度,可能在全球金融不稳定时期提供一定的对冲作用。 - 数字霸权地位的潜在确立: 随着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比特币持有者之一,其在全球数字资产领域的影响力将显著提升,有助于在未来数字经济规则制定中占据主导地位。 - 市场维稳与风险管理: 作为巨鲸持有者,美国政府可能在极端市场波动时通过持有或战略性部署这些资产,对市场产生维稳作用,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和管理与数字资产相关的国家安全风险。 在特朗普政府领导下,此次没收案如何预示美国对数字资产政策的更广泛转变? 此次没收案与特朗普总统此前设立国家加密储备的行政命令相结合,预示着美国对数字资产政策的重大转变: - 从被动监管到主动策略性介入: 政策重心正从单纯的监管和执法,转向积极地将数字资产整合到国家战略和经济安全框架中。 - 数字资产的“国家化”趋势: 通过国家层面的持有和管理,数字资产正被赋予类似黄金或外汇储备的地位,这可能促使其他国家效仿,加速全球数字资产的国家化进程。 - 执法与战略利益的融合: 没收行动不再仅仅是惩罚犯罪,更是服务于国家战略利益,将非法所得转化为国家储备,实现“一石二鸟”的效果。 美国政府日益增长的加密货币储备可能对市场动态和投资者情绪产生何种影响? 美国政府作为大型加密货币持有者的角色,可能对市场动态和投资者情绪产生深远影响: - 机构投资者信心的提升: 政府的官方持有和认可,将进一步提升传统机构投资者对加密货币的信心,加速其合法化和主流化进程。 - 市场波动性的潜在降低: 一个拥有巨额储备且不以短期投机为目的的“超级鲸鱼”的存在,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平抑市场极端波动,尤其是在恐慌性抛售时。 - 新的监管和地缘政治风险: 投资者需关注美国政府如何管理这些储备,其出售或使用策略可能对市场价格产生重大影响。同时,加密货币作为国家战略资产也可能引发新的地缘政治摩擦,从而增加投资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