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转型为白银带来额外上涨空间

新闻要点
文章指出,全球能源转型,特别是太阳能的增长以及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技术对电力的日益依赖,有望显著推动对白银的需求。Sprott高级投资组合经理Shree Kargutkar强调了太阳能作为一种经济高效的能源补充作用,并指出技术目前是许多大公司主要的资本支出驱动因素,凭借其卓越的导电性,白银需求因此受到提振。 Kargutkar还提到新兴市场对绿色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加之全球供应链模式从“准时制”向“以防万一”的转变,可能导致各国囤积白银。这种转变旨在应对潜在的供应中断,但可能导致供应链失衡。 对于看好白银前景的投资者,文章推荐了两种投资方式:Sprott实物白银信托(PSLV),该基金投资于伦敦交割的未受限制和足额分配的白银条,股东可以将其份额赎回为实物白银;以及Sprott白银矿工与实物白银ETF(SLVR),该基金追踪纳斯达克Sprott白银矿工指数的表现,涵盖白银生产商、开发商、勘探商以及实物白银。
背景介绍
白银作为一种工业金属和贵金属,因其卓越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在电子、太阳能电池板、电动汽车以及新兴技术如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的数据中心等领域具有关键应用。全球向可再生能源的转型,尤其是太阳能发电的普及,是推动白银工业需求增长的关键因素。 同时,地缘政治紧张和供应链脆弱性促使各国重新评估其战略物资储备,从过去效率优先的“准时制”(Just-in-Time)模式转向更强调韧性和国内储备的“以防万一”(Just-in-Case)模式。这种转变可能导致关键矿产,包括白银,出现战略性囤积需求,从而进一步影响其供需动态和价格。
深度 AI 洞察
“以防万一”的经济模式对白银等关键金属的战略意义是什么? “以防万一”模式的兴起,尤其是在大宗商品领域,反映出各国对供应链中断风险的深切担忧。对于白银而言,这意味着: - 战略性囤积增加: 不仅是工业需求,国家安全和经济韧性考量也将推动各国囤积白银,将其视为战略储备,而非仅仅作为市场流通的商品。 - 价格波动性加剧: 囤积行为可能在特定时期导致市场供应紧张,推高价格,但一旦地缘政治风险缓解,或替代技术出现,也可能引发抛售压力。 - 市场透明度降低: 国家层面的战略储备数据通常不透明,这使得市场难以准确评估真实供需状况,增加了投资决策的复杂性。 绿色能源和高科技的双重需求驱动将如何影响白银的价格弹性和供应响应? 白银面临来自绿色能源和高科技领域的结构性双重需求,这将使其价格弹性在长期内可能降低,而供应响应将面临挑战: - 需求刚性化: 随着太阳能和AI基础设施的普及,白银在这些领域的替代品有限,导致需求相对刚性,即使价格上涨,需求也难以下降。 - 供应弹性不足: 白银大部分作为铜、铅锌等金属的副产品产出,其供应对价格上涨的响应速度较慢。这意味着即使价格飙升,矿商也难以迅速提高白银产量,加剧供需失衡。 - 长期结构性看涨: 双重需求的持续增长与供应的固有瓶颈,预示着白银可能面临长期的结构性供不应求,从而支撑其价格的持续上涨。 专注于实物贵金属的ETF在当前全球供应链重构背景下,其价值主张和风险点何在? 像Sprott Physical Silver Trust这类专注于实物交割的ETF,在全球供应链重构的背景下,其价值主张和风险并存: - 价值主张: 提供便捷的实物白银所有权(潜在可赎回实物),规避了传统白银期货合约的展期风险,并且在“以防万一”的储备思维下,实物资产的吸引力增强。 - 潜在风险: 虽然声称是“足额分配”,但大规模实物赎回的物流和成本问题依然存在。此外,若地缘政治导致特定区域的实物交割受限,其“全球赎回”的灵活性可能受损,尤其是在全球碎片化加剧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