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债券炙手可热,未来可能更热

新闻要点
今年以来,投资级和高收益公司债券均是固定收益市场中表现最佳的板块。尽管一些投资者担心估值过高或错失良机,但专家们认为公司债券仍有上涨空间,尤其看好像Neuberger Berman灵活信贷收益ETF (NBFC) 这样的主动管理型基金。 彭博社报道称,蓝筹公司债券与美国国债之间的息差(衡量公司信贷估值的关键指标)已连续多周徘徊在0.73个百分点左右,接近上世纪90年代的水平。这表明发行人对其偿债能力充满信心。此外,有市场观察人士认为,政府停摆也是推动公司债券估值上升的原因之一,这意味着一旦停摆解决,估值可能会有所回调。 一些市场参与者甚至认为,投资级公司债券在安全性方面可与美国国债媲美或超越后者,部分原因是美国国债受到政治和政府因素的影响,风险感知度更高。摩根大通指出,投资者正转向使用利率互换作为参考利率,而非美国国债。
背景介绍
截至2025年,公司债券市场表现强劲,特别是投资级和高收益债,成为固定收益领域的明星。市场对估值过高存在一定担忧,但同时也有观点认为仍有增长潜力,主动管理型ETF如NBFC被视为获取公司债敞口的有效途径。 当前美国政府持续停摆,这被一些市场人士视为推动公司债券估值上升的一个因素。此外,在特朗普总统任期内,围绕美国政府财政稳定性和国债安全性的政治和政府因素引发了市场关注,导致一些投资者对传统避险资产美国国债的看法发生变化。
深度 AI 洞察
在2025年末,是什么根本原因让公司债券看起来比美国国债“更安全”,这对风险认知有何影响? 美国特朗普政府下持续的政府停摆造成政策不确定性,侵蚀了市场对政府财政稳定性和偿债能力的信心,从而提升了美国国债的政治风险。疫情后企业展现出的韧性,加之强劲的资产负债表,使得投资级公司债券相对更具吸引力。这意味着风险定价发生了重大转变,传统避险资产正在根据治理稳定性而非仅仅主权背书进行重新评估。 文章提到息差接近上世纪90年代的水平。这是否必然预示着市场过热,还是可能反映了信贷市场的结构性转变? 虽然紧缩的息差通常预示着市场过热,但当前环境可能反映出结构性变化。尽管近期有所加息,但持续的低利率预期、强劲的企业盈利以及全球资本充裕环境下对收益的需求,可能结构性地压缩了息差。此外,文章中也提及了发行人信心。这也可能指向一个需求大于供给、从而推高价格的市场细分领域。 主动管理(如NBFC)在这种环境下,除了简单地“调整投资组合”之外,还能如何真正实现差异化? 主动管理者可以利用市场混乱(如政府停摆影响)造成的错误定价,通过选择性地轮换到被低估的行业或特定发行人来获利。他们还可以通过主动降低投资组合风险来应对潜在的信用质量恶化,这与被动型基金不同。当息差收紧且市场对宏观冲击敏感时,其利用衍生品或采用战术性资产配置策略来提高收益或对冲风险的能力变得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