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杰里米·西格尔抨击美国稀土短缺是“丑闻”,警告中国日益增长的垄断地位:“我们当时在哪里……”

全球
来源: Benzinga.com发布时间: 2025/10/14 20:20:00 (北京时间)
稀土
战略储备
中美贸易战
供应链安全
关键矿产
杰里米·西格尔抨击美国稀土短缺是“丑闻”,警告中国日益增长的垄断地位:“我们当时在哪里……”

新闻要点

资深经济学家杰里米·西格尔呼吁美国建立稀土战略储备,以对抗中国在该领域的垄断地位。他将美国缺乏储备视为“丑闻”,指出中国控制着全球90%的稀土精炼,对西方供应链构成长期威胁。 目前,中国开采了全球近四分之三的稀土矿物,并加工了90%的稀土金属。在中美贸易战背景下,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曾威胁对北京征收关税以反制其稀土出口限制。西格尔对贸易冲突能得到解决表示乐观,并认为特朗普希望通过谈判解决问题。 与此同时,美国稀土股票如Critical Metals Corp.和USA Rare Earth Inc.因地缘政治发展和摩根大通的1.5万亿美元投资承诺而大幅上涨。专家认为,如果政府支持国内供应链发展,美国有能力提升自身稀土产量。

背景介绍

稀土元素是多种现代技术(包括电动汽车、风力涡轮机、国防系统和消费电子产品)的关键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中国一直主导着全球稀土供应,不仅在采矿方面,更在精炼和加工方面占据绝对优势,控制着全球约90%的精炼稀土。 这种垄断地位在中美两国日益紧张的贸易和地缘政治关系中成为一个战略弱点。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一直寻求减少对中国稀土的依赖,推动国内生产和供应链多元化。在唐纳德·特朗普总统任期内,中美贸易战进一步凸显了关键矿产供应链的脆弱性。

深度 AI 洞察

超越供应链安全,西格尔的“丑闻”论背后,更深层次的战略驱动力是什么? - 西格尔将稀土短缺称为“丑闻”,这不仅仅关乎供应链的经济效率或稳定性,更是对美国国家安全和技术主权的严厉控诉。它揭示了在关键技术领域,美国对单一外部来源的高度依赖,这种依赖在与中国的大国竞争中构成严重的战略风险。 - 这种言论旨在唤醒决策者和公众,认识到稀土垄断是可能被“武器化”的经济工具,尤其是在高科技制造和国防工业中。其深层驱动力是推动美国实现关键矿产的战略自主,以避免未来在经济或军事对抗中受制于人。 - 最终目标是确保美国在未来产业和军事技术竞赛中保持领先地位,而稀土是这些技术的基础材料。 特朗普政府应对稀土问题的方法,以及摩根大通的投资,如何预示着美国产业政策和资本部署的转变? - 特朗普政府威胁征收关税,以及对发展国内供应链的强调,表明美国正从纯粹的市场主导模式转向更具干预性、国家安全导向的产业政策。这标志着对“自由市场”原则的实用主义修正,以应对战略性经济挑战。 - 摩根大通1.5万亿美元的投资承诺,虽然是全面性的,但其对稀土等关键领域的间接或直接支持,表明私营部门资本正在被动员起来,以配合政府的国家战略目标。这可能预示着公私合营模式(PPP)在关键基础设施和战略资源开发中的崛起。 - 这种资本部署趋势将从短期回报转向长期战略价值,强调韧性而非仅仅效率,这可能为相关“国家安全”概念股带来持续的资金流入。 鉴于中国根深蒂固的精炼垄断和美国新兴的努力,投资者应关注哪些被忽视的风险和机遇? - 被忽视的风险: 美国稀土生产的规模化和精炼能力的建设将面临巨大的资本开支、漫长的审批周期和潜在的环境阻力。中国可能通过进一步限制出口或倾销策略来反制美国国内供应链的发展,从而削弱美国企业的竞争力。此外,中国在湿法冶金等精炼技术上的领先地位,以及成本优势,并非短期内可以轻易复制。 - 潜在机遇: 长期来看,任何成功实现国内稀土供应链垂直整合的美国公司都将获得显著的战略溢价和政府支持。除了采矿企业,专注于稀土回收、替代材料开发和高效精炼技术的公司也可能成为关键受益者。投资者应寻找那些拥有强大技术壁垒、明确政府支持和可持续运营模式的公司,并对长期投资抱有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