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丰资管:印度增长周期或已触底,国内基本面强劲支持增长回升

新闻要点
根据汇丰互助基金的一份报告,印度经济增长周期可能正在触底,强劲的国内基本面支持未来经济增长的回升。报告指出,利率和流动性周期、原油价格下跌以及正常季风是推动增长复苏的有利因素。 尽管全球贸易相关不确定性在短期内对私人资本支出构成阻力,但报告预计印度的投资周期将处于中期上升趋势,这得益于政府在基础设施和制造业的持续投资、私人投资的回升以及房地产周期的复苏。报告还强调,可再生能源和相关供应链的私人投资增加、高端技术组件的本土化以及印度在全球供应链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将支持未来几年的更快增长。 在市场展望方面,报告指出Nifty指数的估值略高于其10年平均水平,但印度股市的前景依然乐观,得益于强劲的中期增长情景。印度储备银行最近将2026财年GDP增长预测从6.5%上调至6.8%,并维持关键利率不变和中性政策立场,同时宣布了支持信贷增长的监管改革。全球宏观经济环境依然充满挑战,美国政府宣布的互惠关税可能会影响美国和全球的增长前景。
背景介绍
印度经济在过去几年中一直面临复杂的全球宏观经济环境,但其国内市场展现出韧性。印度政府一直在积极推动“印度制造”和基础设施建设,以吸引投资并提升制造业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 印度储备银行(RBI)作为其央行,负责管理货币政策以维持价格稳定并支持经济增长。其政策决定,如利率调整和增长预测,对市场情绪和投资决策具有重要影响。当前,2025年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优先”贸易政策导致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加剧,并可能通过互惠关税对全球增长产生连锁反应,这使得新兴市场面临外部不确定性。
深度 AI 洞察
印度增长周期的“触底”是否可持续,或者说其对全球经济逆风的脆弱性被低估了? - 报告强调了有利的国内因素,如利率周期、原油价格和季风,这些在很大程度上是周期性或外部变量。真正的可持续性将取决于结构性改革的深度和执行力,例如土地和劳动力改革,这些在文章中未详细提及。如果这些深层问题未能解决,任何周期性复苏都可能短暂。 - 尽管国内需求强劲,但印度作为全球供应链参与者的抱负使其容易受到外部冲击,特别是来自特朗普政府的“互惠关税”。这些关税不仅直接影响贸易流,还可能抑制全球资本流动和技术转移,从而削弱印度吸引制造业投资和实现其供应链本地化目标的能力。 考虑到美国互惠关税的宏观经济背景,印度实现其成为全球供应链重要组成部分的目标面临哪些战略风险? - 特朗普政府的保护主义措施意味着全球贸易环境日益碎片化和去全球化。印度试图吸引供应链多元化投资的努力可能会受到阻碍,因为跨国公司在建立新生产基地时将面临更高的贸易壁垒和不确定性。 - 关税政策可能会迫使印度在贸易伙伴之间做出更艰难的战略选择,尤其是在寻求替代中国供应链时。如果印度被视为过于亲近某个贸易集团,可能会面临来自其他国家的报复性措施,从而损害其更广泛的经济利益。 - 此外,美国关税也可能导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从而降低对印度出口商品的需求,并在更广阔的宏观层面上削弱其投资吸引力。 Nifty估值高于10年平均水平,这给投资者带来了哪些潜在的隐藏风险,即使增长前景看好? - 尽管增长前景乐观,但估值偏高意味着市场可能已经计入了大部分预期利好。任何低于预期的增长表现、地缘政治冲击(如贸易战升级)或国内政策执行不力都可能导致估值迅速修正。 - 估值溢价也可能反映了对印度经济“去风险化”或“中国+1”战略的过度乐观预期。如果国际资本流动因全球流动性收紧或地缘政治焦点转移而发生逆转,印度的溢价估值可能会面临压力。 - 特定行业层面,如果私人投资增长未能如预期般广泛,或房地产周期复苏迟缓,那些高度依赖这些领域增长预期的公司可能面临更大的下行风险。投资者需要更深入地分析个股,而非仅仅依赖宏观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