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中美关键矿产贸易争端加剧,稀土股飙升

北美
来源: 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发布时间: 2025/10/13 20:40:00 (北京时间)
稀土
关键矿产
中美贸易争端
供应链安全
MP Materials
摩根大通
A dump truck moves raw ore inside the pit at the Mountain Pass mine, operated by MP Materials, in Mountain Pass, California, U.S., on Friday, June 7, 2019.

新闻要点

美国稀土矿商股价周一早盘大幅上涨,此前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威胁中国将对其严格的稀土出口管制进行报复。USA Rare Earth、Critical Metals、Energy Fuels和MP Materials等公司股价均录得显著涨幅。 特朗普总统最初威胁将大幅提高关税,但随后缓和了措辞,表示中美局势“会好起来的”。与此同时,据《金融时报》报道,美国国防部正在加速储备价值10亿美元的关键矿产。摩根大通也宣布将投资高达100亿美元于对美国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公司,其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强调了美国在关键矿产方面过度依赖不可靠来源的问题。稀土是用于美国武器平台、机器人和电动汽车等应用的关键矿产的子集。

背景介绍

稀土是17种化学元素的统称,因其独特的磁性、发光和催化特性,在国防、高科技、可再生能源和电动汽车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在全球稀土开采和加工方面占据主导地位,提供了全球大部分的稀土产品,这使得许多国家(尤其是美国)对其供应链安全感到担忧。 长期以来,美国一直致力于减少对中国稀土的依赖,通过投资国内开采和加工项目,并寻求与盟友建立多元化的供应链。美国国防部此前已将稀土列为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战略矿产。特朗普政府在2025年继续推行“美国优先”政策,将关键矿产的自给自足视为国家安全和经济竞争力的核心组成部分,加剧了与中国的贸易紧张。

深度 AI 洞察

特朗普政府在稀土问题上的反复言论,其深层战略考量是什么? - 特朗普总统在关税威胁后迅速软化措辞,可能旨在测试中国的反应底线和国际舆论,同时为后续谈判留下弹性空间。这种策略在贸易战中并不罕见,通过制造不确定性来增加谈判筹码。 - 言论的反复也可能反映出美国国内在全面对抗与维持经济稳定之间的权衡。稀土作为关键战略资源,其供应链的脆弱性使得任何激进政策都需谨慎考量对美国工业的潜在反噬。 - 此外,此举也有助于在短期内提振美国国内稀土相关企业的信心和股价,配合国防部和摩根大通的战略投资声明,共同向市场发出美国将坚定推动关键矿产供应链本土化的信号,吸引私人资本。 美国国防部加速储备以及摩根大通巨额投资,对稀土及更广泛的关键矿产供应链意味着什么? - 这些行动标志着美国正从政策宣示转向具体的资金投入和战略布局,旨在实质性地降低对外部“不可靠来源”的依赖。这将加速美国本土和友好国家稀土及关键矿产的勘探、开采、加工和供应链建设。 - 摩根大通的100亿美元投资,作为私人资本的引导者,预示着华尔街对“国家安全”概念下关键产业投资的兴趣日益浓厚。这不仅限于稀土,可能扩展到半导体、电池材料、航空航天等其他战略性领域。 - 长期来看,这将推动全球关键矿产供应链的重构,形成以美国及其盟友为核心的“去中国化”或“多元化”网络。这将增加生产成本,但提高供应韧性,并可能创造新的市场领导者。 考虑到稀土产业链的复杂性,美国能否在短期内实现关键矿产的真正“自给自足”?潜在的挑战和投资机会何在? - 鉴于中国在稀土分离、提纯和磁材制造等中下游环节的深厚积累,美国短期内实现完全“自给自足”极具挑战。技术know-how、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法规以及成本竞争力都是巨大障碍。 - 真正的机会在于构建一个更具韧性的“非中国”供应链,而非完全的“自给自足”。这包括与加拿大、澳大利亚、非洲等资源国深化合作,以及在研发和高附加值制造环节实现突破。 - 投资机会将集中于拥有稀土和关键矿产资源、具备先进开采和加工技术、以及能够提供替代性供应链解决方案的公司。同时,关注那些能够降低加工成本、提升回收效率的创新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