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在中国苏州证券最新特朗普关税威胁下仍保持上涨态势

新闻要点
尽管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威胁将对所有中国进口商品征收额外100%的关税并限制关键软件出口,但中国股市仍保持强劲上涨势头。苏州证券(香港)首席执行官兼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陈立表示,投资者已对美国提高关税的前景“免疫”。 陈立认为,本轮全球牛市的基础是美元走弱。他承认,贸易紧张局势加剧引发了市场回调,但这不会对整体市场产生巨大影响。市场波动主要受对美国财政政策、全球经济前景、特朗普政府政策不稳定以及持续的国内政治冲突的担忧驱动,而这些因素并未消失。
背景介绍
自2018年以来,中美两国一直处于贸易紧张状态,特朗普政府首次对中国商品征收关税,引发了全球两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战。尽管在2020年初签署了“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但关税并未完全取消。 特朗普在2024年总统竞选期间曾多次表示,如果再次当选,他将考虑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更高关税,以纠正他认为不公平的贸易行为。此次新关税威胁和软件出口限制的提议,是其连任后持续对华施压政策的延续,意在进一步加大经济压力,促使中国在贸易和技术领域做出让步。
深度 AI 洞察
市场对贸易战威胁表现出的“免疫力”是真实的长期趋势,还是短期情绪波动? - 苏州证券的观点反映了当前市场的一种普遍情绪,即在经历多年贸易摩擦后,投资者已将关税威胁视为常态化风险,并可能已在资产定价中部分消化。 - 这种“免疫力”可能源于对特朗普政府政策风格的熟悉,以及对中国经济韧性和政策应对能力的信心。此外,全球美元走弱的宏观背景,可能为新兴市场(包括中国)的资产表现提供了支撑,使得短期冲击被相对冲淡。 - 然而,如果关税威胁从“言语”变为“行动”,且实际影响超出市场预期(例如,如果技术出口限制对关键产业造成更深远的冲击),这种“免疫力”可能会迅速瓦解,引发更剧烈的市场修正。 除了直接的关税影响,特朗普政府限制关键软件出口的威胁,对中国科技产业和全球供应链的潜在深层影响是什么? - 限制关键软件出口远比商品关税更具战略性和破坏性。它直接打击中国高科技产业的核心,可能迫使中国加速在关键软件和半导体领域的国产替代进程,长期来看,可能导致全球技术生态系统进一步分裂。 - 对于依赖美国软件或与美国技术标准兼容的中国企业而言,这将带来巨大的运营和战略风险,可能迫使它们重新评估供应链和技术路线图。 - 对全球而言,如果中美在关键软件和技术标准上形成“双轨制”,将增加跨国公司的运营复杂性和成本,并可能减缓全球技术创新步伐,最终影响全球经济效率。 在美元走弱的宏观背景下,中国股市的上涨动力能否持续,以及投资者应关注哪些风险? - 美元走弱通常有利于新兴市场资产,因为它降低了以美元计价的债务负担,并可能吸引资金流入寻求更高收益的非美元资产。如果这一趋势持续,将为中国股市提供结构性支撑。 - 然而,投资者不应忽视潜在的逆风:除了贸易和技术战,还需要关注中国国内的结构性问题(如房地产风险、地方政府债务)以及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如果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或美元意外走强,都可能对中国股市的乐观情绪构成挑战。 - 长期来看,中国经济能否保持高质量增长、企业盈利能力能否持续改善,将是决定股市表现的核心因素。投资者应关注那些在技术自主、国内消费升级和绿色转型等领域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