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角大楼关键矿产储备计划预示短缺预期

新闻要点
五角大楼正着手斥资10亿美元储备关键矿产,旨在保护美国国防供应链免受中国对战略金属日益收紧的控制。美国国防后勤局(DLA)已启动正式采购程序,以获取对武器系统、电子产品和先进制造至关重要的矿产。 此举是在中国宣布对稀土及相关技术实施新的出口限制之后发生的,此举引发了市场震动和美国的立即政治回应。特朗普总统称之为中国的“人质经济学”,并宣布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100%关税。这些措施是特朗普政府“一项重大美丽法案”的一部分,该法案为关键矿产倡议拨款75亿美元,并计划到2027年将国防储备扩大20亿美元。 DLA目前拥有价值13亿美元的金属、合金和矿产储备,但仅限于国防用途。五角大楼正寻求采购超出常规范围的金属,包括5亿美元的钴、2.45亿美元的锑、1亿美元的钽和约4500万美元的钪,并探索钨、铋和铟的采购。哥伦比亚大学的一项研究指出,美国在储存关键矿产方面面临技术挑战。Sprott关键材料ETF(SETM)今年以来已上涨76.71%。
背景介绍
美国长期以来一直关注其在关键矿产供应链中对中国的依赖,尤其是在稀土等领域,中国在全球供应中占据主导地位。这种依赖性被视为国家安全风险,因为这些矿产对于高科技国防系统至关重要。DLA此前已拥有一定规模的战略储备,但在2025年,随着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美国和中国之间的贸易和技术冲突升级。 特朗普总统在2024年连任后,其政府继续推行强硬的贸易政策,将国家安全与工业韧性紧密相连。其标志性的“一项重大美丽法案”体现了这一战略,旨在通过大规模投资减少美国对关键资源的外部依赖,并应对中国可能利用其在关键矿产领域的市场主导地位作为地缘政治筹码的行为。
深度 AI 洞察
五角大楼加速储备计划背后,地缘政治和经济策略如何交织? - 美国此举不仅仅是简单的供应链保障,更是特朗普政府“美国优先”战略下,将经济安全上升为国家安全核心的体现。通过大规模囤积关键矿产,美国试图削弱中国作为战略资源供应国的全球影响力,并为未来的潜在冲突(无论是贸易战还是更深层次的对抗)构建缓冲。 - 这也标志着全球化进程在关键资源领域进一步碎片化,各国将更倾向于建立区域性或本土化的供应链,而非依赖效率最高的单一来源。对于投资者而言,这意味着全球贸易模式的长期结构性转变。 中国稀土出口限制和美国关税升级,对全球关键矿产市场意味着什么? - 中美之间在关键矿产上的“以牙还牙”政策,预示着一个更加分裂和波动的市场环境。稀土和钴等矿产的价格将更易受政治事件驱动,而非单纯的市场供需。这可能导致价格溢价,尤其是在非中国供应链中。 - 长期来看,这将加速“双轨制”供应链的形成,即一条以中国为中心,另一条由美国及其盟友主导。投资机会将出现在那些能提供替代性矿产来源、加工能力或循环利用技术的公司,以及那些被视为“西方”供应链一部分的矿业和材料公司。 “囤积”策略面临的挑战和潜在投资机会何在? - 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强调了储存关键矿产的技术和结构性挑战,例如钴。这表明单纯的物理囤积不足以解决问题。真正的突破将来自研发新的存储技术、国内矿产勘探与开采,以及先进的加工和精炼能力。 - 因此,投资者应关注那些专注于矿产勘探、绿色采矿技术、高效加工、材料替代以及循环经济解决方案的公司。例如,提高矿产回收率或开发减少对稀土依赖的新材料,都可能成为重要的投资热点。此外,国防承包商和先进制造业企业,如果能有效整合非中国来源的关键材料,也将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