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折叠屏版本价格更便宜了?郭明錤称苹果2026年能否成功全看这一点

新闻要点
知名分析师郭明錤透露,苹果公司(NASDAQ:AAPL)备受关注的折叠屏iPhone有望在2026年推出,且生产成本可能低于预期,主要得益于新型铰链的成本大幅下降。他指出,量产时铰链的平均售价预计为70-80美元,远低于市场普遍预期的100-120美元或更高。 这一成本降低将有助于苹果提升利润率,或者将节省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此外,苹果的制造伙伴富士康(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OTC:HNHPF)已与新日兴成立合资公司,主导新铰链的生产,其中富士康占约65%的订单份额,安费诺(NYSE:APH)占35%。郭明錤认为,富士康此举旨在通过垂直整合优势进一步优化供应链并降低成本。报告还提及,立讯精密(Luxshare-ICT)可能在2027年后加入铰链供应,有望使成本进一步下降。 据悉,苹果计划于2026年生产约9500万部iPhone,创多年来新高,较2025年增长逾10%。摩根大通分析师预计,到2029年,折叠屏iPhone有望为苹果带来高达650亿美元的新增收入。目前三星电子(OTC:SSNLF)已与苹果就折叠屏iPhone的显示屏展开合作,三星在折叠屏手机领域拥有六年领先优势,其Galaxy Z Fold 7预计在2024年出货量达1000万部。
背景介绍
苹果公司长期以来一直有推出折叠屏iPhone的传闻,但其在折叠屏市场的发展一直相对滞后于主要竞争对手三星。三星电子自2019年推出首款Galaxy Fold以来,已在该领域积累了六年经验,并在2024年实现了约1000万台折叠屏手机的出货量,确立了其市场领先地位。 供应链管理和成本控制是苹果产品战略的核心。富士康和立讯精密作为苹果主要的组装伙伴,在供应链中扮演着关键角色。郭明錤作为知名的苹果分析师,其关于苹果产品路线图和供应链的预测通常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因此备受市场关注。苹果同时也在推进其全球供应链多元化战略,包括将部分生产线转移至印度等地。
深度 AI 洞察
除了降低成本,铰链供应链重组(富士康/新日兴合资、安费诺参与、立讯精密潜在加入)对苹果的长期供应商管理和盈利能力有何战略影响? 富士康通过垂直整合强化了其在苹果供应链中的核心地位,这可能会减少苹果在某些环节的议价能力,但总体上有助于成本优化。 引入更多竞争者(如立讯精密)将确保铰链供应的持续成本压力,迫使供应商不断创新并优化生产。 此举表明苹果意图深化供应链多元化和去风险化,减少对单一供应商的依赖,增强供应弹性,并在关键组件上争取更优价格。 考虑到三星已在折叠屏市场占据显著领先地位,苹果即便以更低成本的设备入场,将如何影响其市场渗透率和盈利能力,特别是考虑到其高端品牌形象? 苹果的延迟入场使其能够观察市场反应,吸取竞争对手的经验教训,并在技术和用户体验上进行迭代,避免早期折叠屏产品可能出现的缺陷。 较低的成本可能有助于苹果在高端市场之外拓展用户群体,但关键仍在于其生态系统和软件整合能力能否提供超越硬件的独特价值,以证明其溢价合理性。 成功的关键将是苹果能否定义新的折叠屏用户体验范式,而非仅仅是跟随市场趋势,这将决定其能否在已有竞争格局中脱颖而出并保持高利润率。 假设苹果在2026年如期推出折叠屏iPhone并实现9500万台的出货目标,这将对全球智能手机供应链和组件制造商带来哪些连锁反应? 巨大的出货量将刺激整个供应链的产能扩张,特别是对铰链、柔性显示屏、电池和新材料等关键组件的需求将大幅增长。 苹果的大规模入局将加速折叠屏技术的成熟和成本下降,促使更多品牌跟进,进一步扩大折叠屏手机的市场规模。 随着苹果的进入,供应链中的竞争将加剧,现有供应商可能面临更严格的成本控制和技术创新要求,同时也将为新进入者提供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