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比特币、以太坊在“加密货币史上最大单日清算”后反弹

全球
来源: Decrypt发布时间: 2025/10/13 10:28:01 (北京时间)
唐纳德·特朗普
中美贸易战
加密货币市场
市场波动性
关税
Bitcoin and Ethereum. Image created by Decrypt using AI

新闻要点

加密货币市场在经历了一场因关税冲击引发的抛售,导致史上最大规模的单日清算后,目前正在反弹。周五,比特币在七小时内从121,000美元跌至109,000美元,以太坊跌至3,686美元,索拉纳跌至173美元以上。 此次波动导致近200亿美元的加密资产被清算,其中约167亿美元为多头头寸,创下“加密货币史上最大单日清算”纪录。同期,美国股市也大幅下跌,纳斯达克指数下跌3.6%,标普500指数下跌2.7%,道琼斯指数下跌1.9%。 市场抛售是由于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取消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会晤,并下令“大幅提高”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此举是北京限制稀土和关键矿物出口后紧张局势升级的结果。然而,分析师认为市场暴跌可能是一次短暂的地缘政治过度反应,中国周末似乎软化了立场,从而引发了教科书式的“释然性反弹”。

背景介绍

2025年,美国总统特朗普连任后,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紧张局势持续升级。特朗普政府一直采取强硬的贸易政策,旨在通过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来改变与中国的贸易逆差,并限制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崛起。 此次事件发生前,中国采取了限制稀土和关键矿物出口的措施,这被视为对美国施压的反制。稀土是许多高科技产品和国防工业不可或缺的原材料,中国的这一举动直接触及了美国的战略供应链安全,从而引发了特朗普政府的强烈反弹和新一轮关税威胁。

深度 AI 洞察

特朗普政府对华关税威胁的真正战略意图是什么? 特朗普政府对中国采取的关税行动,在表面上是经济层面的贸易调整,但其深层战略意图可能更为复杂: - 国内政治考量: 连任后的特朗普继续利用“美国优先”的叙事,通过对华强硬来巩固国内支持,尤其是在制造业州份。这是一种在经济数据可能面临压力的背景下,转移国内注意力并展示领导力的策略。 - 供应链重塑: 此次关税升级,特别是对关键矿物出口限制的回应,旨在加速美国及其盟友供应链的“去风险化”或“去中国化”,降低对中国在战略物资上的依赖。这不仅仅是贸易逆差问题,更是国家安全和经济主权的问题。 - 谈判筹码: 尽管言辞强硬,但大规模关税威胁也常被用作在未来更高层级谈判中争取更有利条件的筹码,旨在迫使中国在知识产权、市场准入等领域做出更大让步。 加密货币市场为何对宏观经济和地缘政治事件如此敏感,这挑战了其“非相关资产”的叙事吗? 此次事件表明,尽管加密货币常被宣传为独立于传统金融市场的“数字黄金”,但其日益增长的波动性与宏观事件紧密相关: - 机构化和主流化: 随着比特币ETF的批准和机构投资者的大量涌入,加密货币市场与传统金融市场的关联性显著增强。大宗商品、股票和加密货币之间的资金流动更加频繁,使得加密货币难以独善其身。 - 高杠杆结构: 加密货币衍生品市场普遍存在高杠杆交易,这在市场情绪急剧恶化时会导致连锁式清算,放大价格下跌的幅度。即使是“小”的宏观冲击也可能引发“闪崩”。 - 风险资产属性: 在全球不确定性增加时,投资者倾向于削减风险敞口,加密货币作为高风险资产,往往是首批被抛售的对象,尤其是在流动性需求增加时。 此次“史上最大单日清算”对加密货币市场的结构性稳定性和监管前景有何影响? 如此大规模的清算事件揭示了加密货币市场内部的脆弱性,并可能促使监管机构采取行动: - 加强杠杆监管: 此次事件将再次引发关于加密货币交易所高杠杆产品和保证金要求的讨论。监管机构可能会寻求对衍生品市场施加更严格的限制,以防止类似规模的清算再次发生。 - 市场透明度与风险管理: 清算事件凸显了市场对更透明的风险管理工具和数据披露的需求。这可能加速推动行业采用更成熟的风险控制框架,以保护散户投资者。 - 机构信心影响: 尽管市场迅速反弹,但这种极端波动可能会让一些保守的机构投资者对加密货币市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产生疑虑,从而影响其长期配置策略。反之,对于激进的机构而言,这可能被视为逢低吸纳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