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中美贸易言论趋软,分析师重燃市场反弹希望

全球
来源: Cointelegraph发布时间: 2025/10/13 05:38:01 (北京时间)
中美贸易关系
稀土出口管制
特朗普政府
市场情绪
供应链风险
中美贸易言论趋软,分析师重燃市场反弹希望

新闻要点

美国和中国政府代表周日发表声明,均表示愿意恢复贸易谈判,此举使中美贸易紧张局势有所缓和,市场分析师也因此对市场反弹重燃希望。此前,中国商务部表示愿加强与他国在贸易方面的对话,并积极考虑稀土出口政策中的“许可证豁免”条款以便利贸易和加强供应链。美国总统特朗普也发表了和解言论,称“不用担心中国,一切都会好起来!”。 此次言论软化之前,特朗普总统曾因中国宣布稀土出口管制而宣布对华加征100%关税,导致加密货币市场遭遇历史上最严重的24小时清算事件。尽管特朗普此前曾表示没理由在即将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上与中国国家主席会面,但一位投资顾问认为,出于历史性纪念和拍照机会等动机,此次会面“一定会发生”。

背景介绍

2025年,在唐纳德·J·特朗普总统任期内,中美贸易关系一直处于紧张状态。此前,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商品征收了多轮关税,而中国也采取了反制措施。最近,中国宣布对稀土矿物实施出口管制,进一步加剧了紧张局势,稀土是多种高科技产品制造的关键材料。 作为对中国稀土出口管制的直接回应,特朗普总统于上周五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100%的额外关税,导致加密货币市场出现大规模抛售,创下历史新高。背景还包括即将于10月31日在韩国首尔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此前特朗普曾表示不打算在此次峰会上与中国国家主席会面。

深度 AI 洞察

中美言论软化背后的真正驱动力是什么? 中美双方言论的突然软化,可能并非仅仅是对市场压力的简单回应,而更多是深层战略考量和国内政治需求的体现: - 经济稳定优先: 尽管贸易战是特朗普政府的标志性政策,但大规模市场动荡,尤其是在其第二任期内,可能对其国内经济信心和连任遗产构成风险。中国也面临保持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压力。 - 稀土作为谈判筹码: 中国的稀土出口管制并非旨在完全切断供应,而是作为一种强大的谈判工具,迫使美国回到谈判桌。在引发足够市场震荡后,展示“灵活性”可以被解读为一种战略性让步,以换取更广泛的贸易对话。 - 特朗普的交易艺术: 特朗普总统的沟通风格往往是先采取强硬立场,制造危机感,再通过“和解”姿态寻求达成协议。其“他只是有个糟糕的时刻”的言论,既展现了对其个人决策的绝对自信,也为后续的谈判留下了余地,同时试图将责任归咎于对方的“情绪化”而非根本矛盾。 这些“软化”的言论是否预示着中美贸易关系的持久改善,或者仅仅是暂时的策略性调整? 鉴于过去几年中美关系的波动性以及两国在核心利益上的结构性分歧,此次言论软化更可能是一次策略性调整,而非持久性改善的开始: - 短期策略性退让: 双方都可能需要一个喘息空间,以评估前一阶段贸易战的实际效果,并为下一阶段的谈判或对抗积蓄力量。这可能是在特定时间节点(如APEC峰会前)为保持对话渠道畅通而做出的姿态。 - 核心矛盾未解决: 稀土控制和高科技领域竞争(如半导体)是深层次的战略竞争,而非简单的贸易逆差问题。只要这些核心利益冲突存在,贸易战的幽灵就难以彻底消散。任何协议都可能只是暂时性休战,而非根本性解决方案。 - 政治作秀成分: 投资顾问Jeff Park的观点——特朗普出席会议是为“历史性纪念、拍照机会和隆重仪式”——揭示了美国领导人可能在利用此类事件进行政治作秀,而非真心致力于解决贸易争端。这意味着协议的深度和持久性可能受到限制。 对于受中美贸易紧张局势影响的特定行业和供应链,投资者应如何解读这些信号? 投资者应保持谨慎乐观,并侧重于对冲潜在的政策波动性和供应链重构: - 稀土相关产业: 短期内,“许可证豁免”条款为相关供应链带来喘息机会,但长期风险依然存在。对非中国稀土来源的投资(如澳大利亚、美国稀土矿商)仍具战略价值,以降低地缘政治风险。 - 高科技和半导体行业: 这些行业仍然是中美技术竞争的核心。即使贸易言论软化,技术脱钩的长期趋势可能不会改变。投资者应关注拥有多元化生产基地和供应链弹性高的公司。 - 全球供应链重构: 无论短期贸易摩擦如何演变,企业已开始寻求“中国+1”或“友岸外包”策略。此次软化言论可能减缓这一进程,但不会逆转。投资于具有区域化供应链优势或能适应供应链多元化趋势的企业将更具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