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亿万富翁肯·格里芬出售了Citadel在Palantir的48%股份,并将其在一家尖端人工智能(AI)股票上的头寸几乎翻了两番

北美
来源: The Motley Fool发布时间: 2025/10/13 04:38:03 (北京时间)
肯·格里芬
Citadel
Palantir Technologies
英伟达
人工智能(AI)
对冲基金
投资组合再平衡
Image source: Getty Images.

新闻要点

Citadel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肯·格里芬已大幅调整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组合。根据8月份提交的第二季度13F文件,Citadel将其在数据挖掘公司Palantir Technologies的持股减少了48%,出售了约640,000股,剩余头寸价值约1.3亿美元。此举被视为对这只过去三年飙升2000%且估值高达市销率135倍的股票进行风险管理和获利了结。 与此同时,Citadel将其在半导体巨头英伟达(Nvidia)的头寸增加了惊人的414%,增持了超过650万股,使其持股价值达到约15亿美元。这一战略性调整表明,格里芬认为未来十年计算将由控制基础设施而非编写算法的公司主导。英伟达的GPU和CUDA软件平台在AI基础设施中占据主导地位,并且与主要的云服务提供商和行业伙伴建立了战略合作。

背景介绍

Citadel是由肯·格里芬创立并领导的全球顶级对冲基金之一,以其复杂的宏观策略和量化投资方法而闻名。13F表格是美国机构投资经理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的季度报告,披露其股权持仓,为市场提供了了解大型基金投资策略的窗口。 Palantir Technologies是一家专注于大数据分析的软件公司,为政府和商业客户提供服务,近年来因其在AI和数据集成方面的能力而受到市场追捧,股价表现强劲。英伟达(Nvidia)是全球领先的图形处理器(GPU)制造商,其芯片在AI计算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并建立了强大的软件生态系统(CUDA),被视为AI技术发展的核心基础设施提供商。

深度 AI 洞察

格里芬的战略转变揭示了不同AI投资阶段的哪些成熟度? - 格里芬出售Palantir股份并增持英伟达,表明他认为AI领域已从早期、高增长、高估值的“应用层”投资转向更成熟、更基础的“基础设施层”投资。 - Palantir的极高市销率(135倍)反映了市场对其未来增长的极致预期,但这种估值水平对对冲基金而言风险过高,需要进行获利了结和风险调整。 - 英伟达作为AI基础设施的核心,其增长故事虽然也反映在溢价估值中,但其技术护城河(CUDA生态系统)和在超大规模数据中心、AI模型训练中的不可或缺性,使其更具长期结构性增长潜力,代表着AI投资组合中的“基石”部分。 Citadel对英伟达的侧重如何反映了AI基础设施层的更广泛投资论点,以及其中存在的风险是什么? - Citadel对英伟达的押注,凸显了AI基础设施作为“卖铲人”角色的重要性。在AI淘金热中,无论最终哪些AI应用胜出,底层算力、互联和软件平台都是必需品。云服务巨头的巨大投入进一步证实了这一趋势。 - 这种策略表明,AI的价值创造正在向提供核心计算能力的硬件和软件生态系统转移,而非仅限于特定AI模型的开发或数据处理服务。 - 然而,风险在于,尽管英伟达目前处于垄断地位,但其高估值已部分消化了未来增长。长期来看,竞争对手(如AMD、Intel或其他定制芯片方案)的技术突破、云计算提供商自研芯片的趋势,以及潜在的监管审查,都可能对英伟达的护城河构成挑战。此外,如果AI投资热潮降温,基础设施需求增长放缓,英伟达的业绩也可能受到影响。 普通投资者可以从这种再平衡策略中吸取哪些关于投资组合构建和高增长板块管理的教训? - 不要追逐短期炒作: Palantir的案例表明,即使是优质公司,股价在过度上涨后也可能面临估值调整的风险。格里芬的举动提醒投资者,在估值过高时,应考虑锁定部分利润。 - 关注核心基础设施: 在新兴技术浪潮中,投资于“卖铲人”通常比投资于具体的“淘金者”风险更低,且更具确定性。识别并投资那些为整个行业提供基础支持的龙头企业。 - 动态调整投资组合: 即使对长期趋势有信心,也需要根据市场变化、公司估值和风险回报特征动态调整持仓。格里芬的再平衡不是撤退,而是对AI趋势中获利机会的最佳重新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