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AMD凭借OpenAI交易股价飙升,现在买入是否为时已晚?

北美
来源: The Motley Fool发布时间: 2025/10/12 03:55:00 (北京时间)
美国超微公司
OpenAI
AI芯片
GPU
数据中心
AMD凭借OpenAI交易股价飙升,现在买入是否为时已晚?

新闻要点

本周早些时候,美国超微公司(AMD)宣布与OpenAI达成一项新合作协议后,股价大幅上涨,该协议有望显著提升其在人工智能(AI)芯片市场的表现。根据协议,OpenAI将分阶段部署6千兆瓦的AMD Instinct图形处理器(GPU),首批1千兆瓦的MI450芯片将于2026年下半年推出。 作为交易的一部分,AMD授予OpenAI最高1.6亿股的认股权证,这些认股权证将随特定部署和股价里程碑的实现而归属,最后一批与AMD股价达到每股600美元挂钩。AMD表示,这项交易将立竿见影地带来收益增长,并为其在2027年开始实现每年数百亿美元的AI数据中心收入提供了清晰的展望。 这项协议引人注目之处在于其与OpenAI此前与英伟达(Nvidia)达成的交易截然不同。英伟达直接投资OpenAI以资助其芯片采购,而AMD的交易则是OpenAI获得AMD的股权,这激励OpenAI帮助AMD的芯片取得成功,显示出OpenAI有意实现芯片供应商多元化。尽管存在挑战,如收入兑现延迟、OpenAI融资和电力基础设施需求,以及至多10%的现有股东稀释,但摩根士丹利分析师预计,到2027年,这项合作可能使AMD的每股收益从6.74美元提升至接近10美元。尽管AMD目前市盈率(P/E)为36倍(基于2026年盈利预测),看起来价格昂贵,但其市盈增长比(PEG)约为0.4,表明长期而言可能被低估。对于长期投资者而言,即使经过此轮上涨,现在买入AMD股票仍不算晚。

背景介绍

多年来,由于英伟达(Nvidia)凭借其CUDA软件平台和根深蒂固的生态系统构筑的护城河,美国超微公司(AMD)在数据中心GPU市场一直位居第二,与英伟达存在显著差距。AMD的Instinct芯片虽有稳步提升,但英伟达的软件优势难以逾越。 OpenAI是AI基础设施的主要建设者之一,此前曾与英伟达达成交易,并且据信已与博通(Broadcom)设计了一款定制芯片,预计明年开始交付。此次与AMD的合作显示出OpenAI寻求芯片供应商多元化的战略。市场普遍预期,AI市场将从大型语言模型(LLM)的训练更多地转向推理,而推理领域英伟达的CUDA护城河并不像在训练领域那样强大。

深度 AI 洞察

OpenAI采取股权激励而非直接投资的深层战略意义何在? - OpenAI选择持有AMD股权而非接受AMD投资,这是一种更具战略主动性的举措,旨在确保供应链的多元化和韧性。在当前全球技术竞争和供应链不确定性日益加剧的背景下,过度依赖单一供应商(如英伟达)会带来巨大的运营风险和议价劣势。 - 通过持有AMD股份,OpenAI直接激励AMD优化其Instinct芯片及相关的软件生态系统,使其与OpenAI的需求紧密对齐,从而在竞争日益激烈的AI芯片市场中培育出一个强大的替代性竞争者。 - 这种模式还能有效降低OpenAI长期硬件采购成本,同时确保关键AI基础设施的持续稳定供应,这对于其未来AI模型开发和部署至关重要。 面对潜在的股权稀释和激烈的市场竞争,AMD如何能够有效将其“数十亿美元”的AI数据中心收入目标转化为可持续的股东价值? - 关键在于AMD能否迅速将其软件生态系统与OpenAI的需求深度整合并实现大规模部署,从而吸引其他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客户。OpenAI作为“锚定客户”的示范效应,是突破英伟达CUDA生态系统壁垒的关键。 - 虽然认股权证可能导致稀释,但如果合作成功带动收入和盈利的爆炸性增长,稀释效应将被更高的每股收益所抵消。投资者应关注AMD能否在2026年下半年MI450芯片出货后,展现出强劲的执行力和明确的收入增长路径。 - 随着AI市场从训练转向推理,AMD的Instinct系列芯片有机会在这一新赛道上与英伟达形成差异化竞争,这需要AMD不断创新并优化其产品,以满足不断演变的AI工作负载需求。 此项交易对整个AI芯片行业的竞争格局和未来技术发展方向将产生哪些深远影响? - OpenAI与AMD的合作明确预示着AI巨头正积极推动芯片供应链的多元化,这将打破英伟达在数据中心GPU领域的垄断地位,并鼓励更多创新和竞争。 - 这种趋势将加速非CUDA软件生态系统(如AMD的ROCm)的成熟和普及,从而为开发者提供更多选择,降低对单一技术栈的依赖。 - 长期来看,这将促使AI芯片设计向更加开放、可定制和异构的方向发展,可能刺激更多定制ASIC(专用集成电路)和特定领域架构的出现,以满足不同AI工作负载的独特需求。